IaaS, PaaS和SaaS是雲計算的三種服務模式。
1. 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提供給客戶的服務是運營商運行在雲計算基礎設施上的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在各種設備上通過客戶端界面訪問,如瀏覽器。消費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任何雲計算基礎設施,包括網絡、服務器、操作系統、存儲等等;
2. 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是把客戶采用提供的開發語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 .Net等)開發的或收購的應用程序部署到供應商的雲計算基礎設施上去。
客戶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層的雲基礎設施,包括網絡、服務器、操作系統、存儲等,但客戶能控制部署的應用程序,也可能控制運行應用程序的托管環境配置;
3. 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的服務是對所有計算基礎設施的利用,包括處理CPU、內存、存儲、網絡和其它基本的計算資源,用戶能夠部署和運行任意軟件,包括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
消費者不管理或控制任何雲計算基礎設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統的選擇、存儲空間、部署的應用,也有可能獲得有限制的網絡組件(例如路由器、,防火牆,、負載均衡器等)的控制。
區別:
SaaS 是軟件的開發、管理、部署都交給第三方,不需要關心技術問題,可以拿來即用。普通用戶接觸到的互聯網服務,幾乎都是 SaaS,下面是一些例子。
-
客戶管理服務 Salesforce
-
團隊協同服務 Google Apps
-
儲存服務 Box
-
儲存服務 Dropbox
-
社交服務 Facebook / Twitter / Instagram
PaaS 提供軟件部署平台(runtime),抽象掉了硬件和操作系統細節,可以無縫地擴展(scaling)。開發者只需要關注自己的業務邏輯,不需要關注底層。下面這些都屬於 PaaS。
-
Heroku
-
Google App Engine
-
OpenShift
IaaS 是雲服務的最底層,主要提供一些基礎資源。它與 PaaS 的區別是,用戶需要自己控制底層,實現基礎設施的使用邏輯。下面這些都屬於 IaaS。
擴展資料:
saas發展歷史
2003 年Sun推出J2EE技術, 微軟推出.NET技術, 以前只能通過桌面應用才能實現的功能可以通過基於網頁的技術實現。 以Salesforce為首的多個企業推出了功能強大、用戶體驗良好的企業級產品。
公平的說,SaaS和ASP的差異一直就比較模糊,它們的區別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提出ASP概念的廠商已經不多了。其實概念到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在線軟件模式的技術已經變得成熟。
2003年后,隨着美國Salesforce、WebEx Communication、Digital Insight等企業SaaS模式的成功,國內廠商也開始了追趕模仿之路。
Microsoft、Google、IBM、Oracle等IT界巨頭們也都已悄然搶灘中國SaaS市場。同時,SaaS正在深入的細化和發展,除了CRM之外,ERP、eHR、SCM等系統也都開始SaaS化。
2008 年前,IDC 將SaaS 分為兩大組成類別:托管應用管理 (hosted AM) - 以前稱作應用服務提供 (ASP),以及“按需定制軟件”,即 SaaS 的同義詞。
從 2009 年起,托管應用管理已作為IDC應用外包計划的一部分,而按需定制軟件以及 SaaS 被視為相同的交付模式對待。
2010年,阿里巴巴宣布放棄SaaS ,意味着SaaS在中國的路並不平坦。
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第一層叫做IaaS,有時候也叫做Hardware-as-a-Service,幾年前如果你想在辦公室或者公司的網站上運行一些企業應用,你需要去買服務器,或者別的高昂的硬件來控制本地應用,讓你的業務運行起來。
但是現在有IaaS,你可以將硬件外包到別的地方去。IaaS公司會提供場外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硬件,你可以租用。節省了維護成本和辦公場地,公司可以在任何時候利用這些硬件來運行其應用。
一些大的IaaS公司包括Amazon, Microsoft, VMWare, Rackspace和Red Hat.不過這些公司又都有自己的專長,比如Amazon和微軟給你提供的不只是IaaS,他們還會將其計算能力出租給你來host你的網站。
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
第二層就是所謂的PaaS,某些時候也叫做中間件。你公司所有的開發都可以在這一層進行,節省了時間和資源。
PaaS公司在網上提供各種開發和分發應用的解決方案,比如虛擬服務器和操作系統。這節省了你在硬件上的費用,也讓分散的工作室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容易。網頁應用管理,應用設計,應用虛擬主機,存儲,安全以及應用開發協作工具等。
一些大的PaaS提供者有Google App Engine,Microsoft Azure,Force.com,Heroku,Engine Yard。最近興起的公司有AppFog, Mendix 和 Standing Cloud
SaaS: 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
第三層也就是所謂SaaS。這一層是和你的生活每天接觸的一層,大多是通過網頁瀏覽器來接入。任何一個遠程服務器上的應用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運行,就是SaaS了。
你消費的服務完全是從網頁如Netflix, MOG, Google Apps, Box.net, Dropbox或者蘋果的iCloud那里進入這些分類。盡管這些網頁服務是用作商務和娛樂或者兩者都有,但這也算是雲技術的一部分。
一些用作商務的SaaS應用包括Citrix的GoToMeeting,Cisco的WebEx,Salesforce的CRM,ADP,Workday和SuccessFactors。
如果你要用企業CRM的話!
你買阿里雲服務器屬於Iaas,需要自己安裝操作系統,配置服務器,數據庫!
你過你做網站,只買域名空間,那么操作系統,數據庫阿里雲都是裝好的,你只需要把域名解析上去就可以,屬於PaaS.
如果你直接購買銷售易,釘釘的CRM,那么就直接購買,開賬號密碼即可!屬於SaaS平台了!
雲服務現在已經快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詞了。如果你不知道PaaS, IaaS 和SaaS的區別,那么也沒啥,因為很多人確實不知道。 雲其實是互聯網的一個隱喻,雲計算其實就是使用互聯網來接入存儲或者運行在遠程服務器端的應用,數據,或者服務。 任何一個使用基於互聯網的方法來計算,存儲和開發的公司,都可以從技術上叫做從事雲的公司。然而,不是所有的雲公司都一樣。不是所有人都是CTO,所以有時候看到雲技術背后的一些詞可能會比較頭疼。 雲也是分層的 任何一個在互聯網上提供其服務的公司都可以叫做雲計算公司。其實雲計算分幾層的,分別是Infrastructure(基礎設施)-as-a- Service,Platform(平台)-as-a-Service,Software(軟件)-as-a-Service。基礎設施在最下端,平台在 中間,軟件在頂端。別的一些軟的層可以在這些層上面添加。 IaaS: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第一層叫做IaaS,有時候也叫做Hardware-as-a-Service,幾年前如果你想在辦公室或者公司的網站上運行一些企業應用,你需要去買服務器,或者別的高昂的硬件來控制本地應用,讓你的業務運行起來。 但是現在有IaaS,你可以將硬件外包到別的地方去。IaaS公司會提供場外服務器,存儲和網絡硬件,你可以租用。節省了維護成本和辦公場地,公司可以在任何時候利用這些硬件來運行其應用。 一些大的IaaS公司包括Amazon, Microsoft, VMWare, Rackspace和Red Hat.不過這些公司又都有自己的專長,比如Amazon和微軟給你提供的不只是IaaS,他們還會將其計算能力出租給你來host你的網站。 PaaS: 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 第二層就是所謂的PaaS,某些時候也叫做中間件。你公司所有的開發都可以在這一層進行,節省了時間和資源。 PaaS公司在網上提供各種開發和分發應用的解決方案,比如虛擬服務器和操作系統。這節省了你在硬件上的費用,也讓分散的工作室之間的合作變得更加容易。網頁應用管理,應用設計,應用虛擬主機,存儲,安全以及應用開發協作工具等。 一些大的PaaS提供者有Google App Engine,Microsoft Azure,Force.com,Heroku,Engine Yard。最近興起的公司有AppFog,Mendix 和Standing CloudSaaS:Software-as-a-Service (軟件即服務) 第三層也就是所謂SaaS。這一層是和你的生活每天接觸的一層,大多是通過網頁瀏覽器來接入。任何一個遠程服務器上的應用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運行,就是SaaS了。 你消費的服務完全是從網頁如Netflix, MOG, Google Apps, Box.net, Dropbox或者蘋果的iCloud那里進入這些分類。盡管這些網頁服務是用作商務和娛樂或者兩者都有,但這也算是雲技術的一部分。 一些用作商務的SaaS應用包括Citrix的GoToMeeting,Cisco的WebEx,Salesforce的CRM,ADP,Workday和SuccessFac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