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安全性如何理解


Java取消了強大但又危險的指針,而代之以引用。由於指針可進行移動運算,指針可隨便指向一個內存區域,而不管這個區域是否可用,這樣做是危險的,因為原來這個內存地址可能存儲着重要數據或者是其他程序運行所占用的,並且使用指針也容易數組越界。

垃圾回收機制:不需要程序員直接控制內存回收,由垃圾回收器在后台自動回收不再使用的內存。避免程序忘記及時回收,導致內存泄露。避免程序錯誤回收程序核心類庫的內存,導致系統崩潰。

異常處理機制:Java異常機制主要依賴於try、catch、finally、throw、throws五個關鍵字。

強制類型轉換:只有在滿足強制轉換規則的情況下才能強轉成功。

底層的安全性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明

Java在字節碼的傳輸過程中使用了公開密鑰加密機制(PKC)。

在運行環境提供了四級安全性保障機制:

字節碼校驗器 -類裝載器 -運行時內存布局 -文件訪問限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