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實驗報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TCP連接建立過程


1 實驗目的

  • 使用路由器連接不同的網絡
  •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 通過抓取HTTP報文,分析TCP連接建立的過程

2 實驗內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確配置網絡參數,通過抓取HTTP數據包,分析TCP連接建立過程。

  • 建立網絡拓撲結構
  • 配置參數
  • 抓包
  • 分析數據包

3. 實驗報告

在寫報告之前,先仔細閱讀:將作業提交到班級博客的一些注意事項

實驗報告要求:獨立完成,不得抄襲。在截止日期前提交。

在博文開頭給出你的個人信息

  • 姓名
  • 學號
  • 班級

3.1 建立網絡拓撲結構

網絡拓撲圖如下圖所示:

網絡拓撲圖

3.2 配置參數

  • 客戶端的IP地址為192.168.1.xxxx是學號的尾數(如201821021079,IP地址后兩位為79)。
  • 服務端的IP地址為192.168.1.xxxx是學號的尾數

給出路由器參數配置的詳細操作,解釋每條命令的功能。

3.3 抓包,分析TCP連接建立過程

通過抓取HTTP數據包得到的TCP報文,完成如下事情:

(1)畫出TCP連接建立示意圖

如下圖所示:

示意圖格式

  • 箭頭上方,給出ID(從IP報文頭部找)、seq(序號)、ack(確認號)
  • 箭頭下方,給出標志位的值,如ACK=1,標志位為0,無需給出

(2)分析序號和確認號的變化

結合給出的TCP連接建立示意圖,分析序號和確認號的變化。

(3)解答:為什么連接建立需要第三次握手

4. 拓展 (不作要求,但屬於加分項)

(1)分析TCP連接釋放

畫出TCP連接釋放示意圖,結合課本內容,解釋圖為什么會跟課本不一樣。解答為什么連接釋放需要四次握手。

(2)通過該實驗如果有產生新的疑問,可以寫出來,並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