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做風險授信管理及定價
PD是Probability of Default的縮寫,指:違約概率。 LGD是Loss Given Default的縮寫,指:違約損失率。 EAD是Exposure at Default的縮寫,指:違約風險敞口。 三者關系計算公式如下: 在MM框架下,銀行可以采用內部風險計量模型(如蒙特卡洛模擬)估計 EAD。 計算邏輯如下 : EAD =α×Effective PD; Effective EPE=EffectiveEE(tk)× △tk (k=1 to min(1 year,maturity); Effective EE(tk) = max(Effective LGD(tk-1), EE(tk));
等本等息、等額本息看起來好像是一個概念,實則相差甚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概念不一樣 等本等息是將貸款本金、貸款利息平均分攤到每一個月中;等額本息是指借款人每月按照相等的金額還款,前期利息支出較多、本金支出較少,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將出現反轉。 2.總利息支出不一樣 假設貸款10萬,期限2年,年利率為5.6%。若采用等本等息還款,借款人的總利息支出為:100000*2*5.6%=11200(元);若采用等額本息還款,借款人總利息支出為5937.42元。 3.月還款額中構成方式不一樣 等本等息月還款額中的本金與利息占比是一樣的。假設貸款12萬,利息3萬,期限12個月,那么你的月還款額為:120000/12+36000/12=10000+3000=13000(元)。 雖然等額本息的月還款額也是由“本金+利息”構成,但是前期本金占比小,利息占比大,也就是說,它們的占比是不均等的。
2.風險損失的組成要素
其實PD EAD LGD 分別對應三個板塊PD=>審批 EAD=>授信 LGD=>催收、抵押
3.不同產品間的風險損失計算方式
發債可以類似於0息債券,但是在現金貸卻不行。
4.資金占用、產品周期與年化損失的定價應用
5.拓展:基於風險損失的額度控制
6.實操案例:從零開始嘗試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