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 命令語法如下: # tar <選項> <文件> 下面列舉 tar 命令中一些常用的選項: --delete : 從歸檔文件 (而非磁帶) 中刪除 -r, --append : 將文件追加到歸檔文件中 -t, --list : 列出歸檔文件中包含的內容 --test-label : 測試歸檔文件卷標並退出 -u, --update : 將已更新的文件追加到歸檔文件中 -x, --extract, --get : 釋放歸檔文件中文件及目錄 -C, --directory=DIR : 執行歸檔動作前變更工作目錄到 DIR -f, --file=ARCHIVE : 指定 (將要創建或已存在的) 歸檔文件名 -j, --bip2 : 對歸檔文件使用 bzip2 壓縮 -J, --xz : 對歸檔文件使用 xz 壓縮 -p, --preserve-permissions : 保留原文件的訪問權限 -v, --verbose : 顯示命令整個執行過程 -z, gzip : 對歸檔文件使用 gzip 壓縮 注 : 在 tar 命令選項中的連接符 - 是可選的(LCTT 譯注:不用 - 也沒事。這在 GNU 軟件里面很罕見,大概是由於 tar 命令更多受到古老的 UNIX 風格影響)。
參考鏈接:https://www.jb51.net/article/97215.htm
tar -c: 建立壓縮檔案 -x:解壓 -t:查看內容 -r:向壓縮歸檔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壓縮包中的文件 這五個是獨立的命令,壓縮解壓都要用到其中一個,可以和別的命令連用但只能用其中一個。下面的參數是根據需要在壓縮或解壓檔案時可選的。 -z:有gzip屬性的 -j:有bz2屬性的 -Z:有compress屬性的 -v:顯示所有過程 -O:將文件解開到標准輸出 下面的參數-f是必須的 -f: 使用檔案名字,切記,這個參數是最后一個參數,后面只能接檔案名。 # tar -cf all.tar *.jpg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jpg的文件打成一個名為all.tar的包。-c是表示產生新的包,-f指定包的文件名。 # tar -rf all.tar *.gif 這條命令是將所有.gif的文件增加到all.tar的包里面去。-r是表示增加文件的意思。 # tar -uf all.tar logo.gif 這條命令是更新原來tar包all.tar中logo.gif文件,-u是表示更新文件的意思。 # tar -tf all.tar 這條命令是列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列出文件的意思 # tar -xf all.tar 這條命令是解出all.tar包中所有文件,-t是解開的意思 壓縮 tar -cvf jpg.tar *.jpg //將目錄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tar.jpg tar -czf jpg.tar.gz *.jpg //將目錄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並且將其用gzip壓縮,生成一個gzip壓縮過的包,命名為jpg.tar.gz tar -cjf jpg.tar.bz2 *.jpg //將目錄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並且將其用bzip2壓縮,生成一個bzip2壓縮過的包,命名為jpg.tar.bz2 tar -cZf jpg.tar.Z *.jpg //將目錄里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后,並且將其用compress壓縮,生成一個umcompress壓縮過的包,命名為jpg.tar.Z rar a jpg.rar *.jpg //rar格式的壓縮,需要先下載rar for linux zip jpg.zip *.jpg //zip格式的壓縮,需要先下載zip for linux 解壓 tar -xvf file.tar //解壓 tar包 tar -xzvf file.tar.gz //解壓tar.gz tar -xvJf file.tar.xz //解壓tar.xz tar -xjvf file.tar.bz2 //解壓 tar.bz2 tar -xZvf file.tar.Z //解壓tar.Z unrar e file.rar //解壓rar unzip file.zip //解壓zip 總結 1、*.tar 用 tar -xvf 解壓 2、*.tar.xz 用tar -xvJf 解壓 2、*.gz 用 gzip -d或者gunzip 解壓 3、*.tar.gz和*.tgz 用 tar -xzf 解壓 4、*.bz2 用 bzip2 -d或者用bunzip2 解壓 5、*.tar.bz2用tar -xjf 解壓 6、*.Z 用 uncompress 解壓 7、*.tar.Z 用tar -xZf 解壓 8、*.rar 用 unrar e解壓 9、*.zip 用 unzip 解壓
參考鏈接:https://www.cnblogs.com/songanwei/p/9367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