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config動態鏈接庫管理命令,其目的為了讓動態鏈接庫為系統所共享。
作用:
默認搜尋/lilb和/usr/lib,以及配置文件/etc/ld.so.conf內所列的目錄下的庫文件。
搜索出可共享的動態鏈接庫,庫文件的格式為:lib***.so.**,進而創建出動態裝入程序(ld.so)所需的連接和緩存文件。
緩存文件默認為/etc/ld.so.cache,該文件保存已排好序的動態鏈接庫名字列表。
ldconfig通常在系統啟動時運行,而當用戶安裝了一個新的動態鏈接庫時,就需要手工運行這個命令。
參數說明:
-v|--verbose ldconfig將顯示正在掃描的目錄及搜索到的動態鏈接庫,還有它所創建的連接的名字. -n ldconfig僅掃描命令行指定的目錄,不掃描默認目錄(/lib,/usr/lib),也不掃描配置文件/etc/ld.so.conf所列的目錄. -N ldconfig不重建緩存文件(/etc/ld.so.cache).若未用-X選項,ldconfig照常更新文件的連接. -X ldconfig不更新文件的連接.若未用-N選項,則緩存文件正常更新. -f CONF 指定動態鏈接庫的配置文件為CONF,系統默認為/etc/ld.so.conf. -C CACHE 指定生成的緩存文件為CACHE,系統默認的是/etc/ld.so.cache,此文件存放已排好序的可共享的動態鏈接庫的列表. -r ROOT 改變應用程序的根目錄為ROOT(是調用chroot函數實現的).選擇此項時,系統默認的配置文件/etc/ld.so.conf,實際對應的為ROOT/etc/ld.so.conf.如用-r/usr/zzz時,打開配置文件/etc/ld.so.conf時,實際打開的是/usr/zzz/etc/ld.so.conf文件.用此選項,可以大大增加動態鏈接庫管理的靈活性. -l 通常情況下,ldconfig搜索動態鏈接庫時將自動建立動態鏈接庫的連接.選擇此項時,將進入專家模式,需要手工設置連接.一般用戶不用此項. -p|--print-cache 指示ldconfig打印出當前緩存文件所保存的所有共享庫的名字. -c FORMAT 或 --format=FORMAT 用於指定緩存文件所使用的格式,共有三種:ld(老格式),new(新格式)和compat(兼容格式,此為默認格式). -V 打印出ldconfig的版本信息,而后退出. -|--help 或--usage 這三個選項作用相同,都是讓ldconfig打印出其幫助信息,而后退出.
注意:
往/lib和/usr/lib里面加東西,是不用修改/etc/ld.so.conf文件的,但是添加完后需要調用下ldconfig,不然添加的library會找不到。
1)在/lib和/usr/lib里面添加庫文件,是無需將路徑添加到/etc/ld.so.conf中去的,但是需要使用命令ldconfig,否則無法找到庫文件。在上述兩個目錄之外的路徑添加庫文件,需要先將庫文件的路徑追加入/etc/ld.so.conf。假設庫文件在/usr/local/mysql/lib中
echo "/usr/local/mysql/lib" >> /etc/ld.so.conf sudo ldconfig -v | grep mysql # 查看mysql庫文件是否被找到。
2)若在/lib
和/usr/lib
之外的目錄中添加庫文件,而又不在/etc/ld.so.conf
中寫入路徑,此時可以用添加環境變量LD_LIBRARY_PATH
的做法讓系統識別到庫文件。
[root@VM_0_10_centos shellScript]# cat /etc/profile export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mysql/lib
3)可以在/etc/ld.so.conf.d/
目錄下創建.conf
文件來添加庫路徑。在默認的/etc/ld.so.conf
文件中,會加載*.conf文件。/etc/ld.so.conf.d/
目錄下所有的.conf
文件都被包含,文件中所有的路徑都會被搜索到。
[root@VM_0_10_centos shellScript]# cat /etc/ld.so.conf include ld.so.conf.d/*.co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