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ollo Lake設計缺陷,避免使用它們


很多經驗告訴我們,在不大幅加電壓超頻的情況下,CPU很少會用壞。多數情況下電腦退役都是主板或其他部件故障,或是性能嚴重落后而不得不淘汰。但是如果CPU在制造階段就存有缺陷的話,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英特爾剛剛通過產品變更通知(PCN117143-00)承認Apollo Lake架構的低功耗處理器存在LPC、RTC及SD等信號的耐用性問題,在使用“數年”時間之后可能導致故障。LPC故障會導致電腦無法開機,SD信號故障將令讀卡器無法工作。

 

 英特爾將用F1步進的奔騰N3450、賽揚N3350、賽揚J3455和賽揚J3355取代原有B1步進的處理器。為方便識別,新步進的處理器會在型號中添加E后綴。賽揚N3450和奔騰J4205應該也受到同樣的影響,但本次英特爾沒有提到它們。

 

 

作為低功耗同時也是低性能的處理器,大多數DIY玩家不會直接購買它們,而且這些缺陷導致的故障需要幾年時間才會顯現。但不少中高端NAS網絡存儲服務器當中采用了這些芯片,NAS長期開機工作的特點會導致有更高的幾率在使用周期內遇到故障。

 

 

 如果算上這次Apollo Lake,英特爾已經三次摔倒在幾乎相同的問題上:面向工業嵌入式設備的Atom E3800和面向全天候運行服務器的Atom C2000都需要推出新步進的處理器替換才能修復。由於這些芯片通常不是由英特爾直接銷售給個人的,所以售后問題需要聯系直接出售產品的設備制造商解決。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