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下的文件目錄結構 (centos 6系列)


1.1 目錄結構

1. 二進制程序目錄: 可執行文件(就是可執行程序,比如ls mkdir touch...)

       /bin,/sbin                          >>> 啟動系統必要的程序(僅僅啟動系統)

       /usr/bin,/usr/sbin                   >>> 為了完成系統的特定功能

       /usr/local/bin,/usr/local/sbin  >>> 和系統功能無關的程序(第三方程序)

       bin:binary(二進制)

              全部用戶都可以執行

       sbin:system binary(系統二進制,管理系統的命令,比較重要)

              只有管理員用戶可以執行的程序

2. 配置文件目錄

       存放各個程序的配置文件

       例子

              /etc/sysconfig/network-scirpts/ifcfg-eth0     <<< 網卡的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                                <<< 主機名配置文件

              /etc/passwd                                   <<< 用戶配置文件(系統中的全部用戶都保存在這個文件中,每行是一個用戶)

              /etc/shadow                 <<< 用戶密碼文件

需求:統計當前系統共有多少用戶?

       # cat /etc/passwd | wc -l

3. 用戶家目錄

       /root:管理員用戶的家目錄

       /home:普通用戶的的家目錄在home下和用戶名相同的那個目錄就是普通用戶家目錄

4. 臨時文件目錄

       /tmp

              這個目錄下的文件,如果在30天內沒有被重復的訪問或修改過,那么該文件被自動刪除

              所有用戶都在可這個目錄下創建文件、修改文件

              每個用戶都可以在這個目錄下讀取自己或者別的用戶的文件,但是只能刪除自己的,不能刪除別人的

注意:

       linuz中的管理員(root)不受任何權限約束的

5. 存放內容經常變化的文件的目錄

       /var

       例子:

              /var/log/messages   >>> 記錄系統日志信息(經常產生新信息)

              /var/log/secure        >>> 記錄用戶登錄失敗的信息(登錄用的用戶名,客戶的IP地址)

                     命令:lastb:顯示登錄失敗的信息

                     如果發現,在短時間內有用人頻發用相同或者不同的用戶嘗試登錄系統,說明有人在嘗試暴力破解我們的服務器,可以用防火牆封堵該IP

              /var/log/lastlog        >>> 記錄系統中每個用戶上一次登錄時間和IP、登錄方式

                     命令:lastlog

              /var/log/wtmp         >>> 顯示每個用戶的登錄狀態信息和最后的關機操作

                     命令:last

6. 共享文件目錄     

       /usr

       注意:該目錄下的文件有特點:只有讀權限

       例子:

              /usr/include

              /usr/share/man

              /usr/share/fonts

7. 啟動系統相關文件目錄

       /boot

              vmlinuz-3.10.0-957.1.3.el7.x86_64

8. 設備文件目錄

       /dev

              /dev/sda 第一個硬盤

              第二個硬盤叫做sdb

              (設備文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將設備文件掛載到一個目錄中才能使用,這個目錄就是掛載點)

              /dev/sr0 光盤

              /dev/null 黑洞文件(任何文件和內容放到null中就自動消失)

              通常用來屏蔽不需要有的信息(將信息定向到此文件中即可)

              /dev/zero 泡泡機(可以無休止向外吐0)

例子:將ls執行的結果屏蔽掉

       ls>/dev/null

例子:將ls執行結果的錯誤信息屏蔽掉

       # ls /tmpa/ /home/ 2>/dev/null

例子:將正確和錯誤信息都屏蔽掉

       # ls /tmpa/ /home/ &>/dev/null

       or

       # ls /tmpa/ /home/ 2>1 1>/dev/null

9. 庫文件目錄

       /lib

       /lib64

       /usr/lib

       /usr/lib64

       /usr/local/lib

       /usr/local/lib64

       【和軟件安裝相關的】

10. 掛載點目錄

       /mnt

       /media

11. 偽文件系統

       /proc: 系統硬件和內核信息的映射

       /sys:外圍設備的映射

       注意:

              此兩個目錄中的內容是空的

              在開機的時候,系統會掃描硬件,將硬件信息保存到這兩個目錄下

              在關機的時候,這些信息消失,因此這兩個目錄下的文件也就有了

       例子:

              /proc/cpuinfo:記錄CPU信息

              /proc/meminfo:記錄內存信息

12. 文件碎片目錄

       /lost+found

              保存哪些文件碎片

              再次開機的時候會嘗試從這里找文件碎片進行恢復

13. 編譯軟件安裝目錄         

       /opt

1.2 linux中的文件類型

       一般文件:-

       目錄文件:d

       設備文件:

              字符設備(線性):c

                     內容必須是順序讀寫,例如 鍵盤

              塊設備:b

                     內容是可以隨機讀寫,例如 硬盤

       連接文件:l

              這里的連接文件其實指的是文件的快捷方式

       命令管道文件:p

       套接字文件:s

 

補充:

windows:

  每個磁盤(分區)都是一個根,文件都是位於某個根之下

  windows 是多根系統

linux

  linux中的文件都在一個根之下

  linux 是單根系統

 

linux 的目錄結構是

  倒樹狀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