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軟件測試之道筆記與總結


[本文出自天外歸雲的博客園]

以下內容除了筆記還有總結,有個人理解的成分在內。

第一章筆記與總結

1. 開發人員也承擔了質量的重任,質量從來就不僅僅是一些測試人員的問題。頭銜有測試字樣的人的任務是讓那些頭銜里沒有測試字樣的人更好的做測試。

2. 寫一段代碼就要測試一段代碼,不要等着都寫完了再寫測試。寫一段代碼就立刻測試這段代碼,這件事是由寫這段代碼的開發來做的。Google測試人員少是因為保證質量是開發的事。如果某個產品出了問題,第一個跳出來的必是導致此問題的開發者,而非漏測該bug的測試人員。

3. 質量更像是一種預防行為,而不是檢測。質量是開發過程的問題,而不是測試問題。

4. 開發者對自己開發的代碼負責,比專職測試人員更適合做測試工作。

5. 測試人員的存在是為了讓開發人員的工作更有效率,測試開發的工作是提高代碼可測性,至於編寫測試代碼是開發的事。測開主要關注開發人員,確認開發人員在測試方面的工作是否到位。

6. 沒有集成測試和系統測試,只分小中大型測試。小型的是開發完成的,對某個函數而言,針對單個模塊進行。中型測試是測試開發寫的自動化測試,關注涉及二個以上模塊間的交互行為。大型測試針對三個以上功能模塊展開,驗證是否滿足用戶最終需求,屬於結果驅動的模塊集成測試。非自動化進行的測試叫探索式測試。咱們的checklist走查屬於超大型測試了(第四級別的測試)。

第二章筆記與總結

1. TDD是開發者做的,他要針對自己即將編寫的代碼寫測試代碼,這就是測試先行。這里要注意,測試先行絕對不是測試人員的工作,而是開發者的工作。

2. 測開者的任務是負責開發出合適的測試框架,給開發人員使用,讓他們編寫測試代碼能夠更方便、更輕松。測開要指導開發寫測試。測開要針對開發寫的代碼提出測試意見,指出哪些地方需要寫測試,如果不好寫測試就是代碼寫的有問題,得重構,這是必須的。 為什么要重構?就是讓你的代碼每一個部分都能夠有充分的測試來保駕護航,這才是重構的意義。

3. 我們盡量不要做侵入式的修改,這種侵入式的修改多了,而且沒有配套的測試保障,一定會引來bug。要對單個功能模塊的邏輯非常清楚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重構,在拆解出單元后立刻配套編寫充分的單元測試用例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在拆解單元前把單測寫好,然后進行重構,這才是TDD,測試先行。有測試代碼保駕護航的代碼,才是質量的體現。

4. 每一個重要缺陷的修復,都要有一個測試用例與之對應。我們要盡量嘗試把重要缺陷的發現過程寫成自動化測試用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