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中的 computed 屬性稱為 計算屬性 。在這一節中,我們學習Vue中的計算屬性如何使用?記得在學習Vue的模板相關的知識的時候,知道在模板內可以使用表達式,而且模板內的表達式是非常的便利,但這種遍歷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它們實際上是用於一些簡單的運算。也就是說,如果在模板中放入太多的邏輯會讓模板過重而且難以維護。咱們先來看一個示例:
<p id=
"app"
>
<h1>{{ message.split(
''
).reverse().join(
''
) }}</h1>
</p>
在這個示例中,模板不再簡單和清晰。你必須看一段時間才能意識到,這里是想要顯示變量 message 的翻轉字符串。當你想要在模板中多次引用此處的翻轉字符串時,就會更加難以處理。
這就是對於任何復雜邏輯,你都應當使用 計算屬性 的原因。接下來咱們一起來學習Vue中的計算屬性。
計算屬性可用於快速計算視圖( View )中顯示的屬性。這些計算將被緩存,並且只在需要時更新。
在Vue中有多種方法為視圖設置值:
-
使用指令直接將數據值綁定到視圖
- 使用簡單的表達式對內容進行簡單的轉換
- 使用過濾器對內容進行簡單的轉換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使用計算屬性根據數據模型中的值或一組值來計算顯示值。
計算屬性
計算屬性允許我們對指定的視圖,復雜的值計算。這些值將綁定到依賴項值,只在需要時更新。
例如,我們可以在數據模型中有一個 results 數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
假設我們想要查看所有主題的總數。我們不能使用 filters 或 expressions 來完成這個任務。
-
filters :用於簡單的數據格式,在應用程序的多個位置都需要它
- expressions :不允許使用流操作或其他復雜的邏輯。他們應該保持簡單
這個時候,計算屬性就可以派上用場。我們可以向模型中添加一個計算值,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
|
totalMarks 計算屬笥使用數組 resultes 的 marks 計算出總值。它只是循環遍歷值並返回子總數。
然后,我們可以在視圖中顯示計算值:
1 2 3 4 5 6 7 8 9 |
|
計算屬性 vs 方法
我們可以使用Vue中的 method 計算出學科的總分,最終得到的總數結果是相同的。
在上例的基礎上,我們把 computed 區塊中的 totalMarks 函數整體移到 methods 中。同時在模板中將 {{ totalMarks }} 替換成 {{ totalMarks() }} 。 你最終看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如下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
雖然這兩種方式輸出的結果是相同的,但是性能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使用這種方法, totalMarks() 方法在每次頁面渲染時都被執行一次(例如,使用每一個 change )。
如果我們有一個計算屬性,那么Vue會記住計算的屬性所依賴的值(在我們這個示例中,那就是 results )。通過這樣做,Vue只有在依賴變化時才可以計算值。否則,將返回以前緩存的值。這也意味着 只要 results 還沒有發生改變,多次訪問 totalMarks 計算屬性會立即返回之前的計算結果,而不必再次執行函數。
上面兩個示例也說明,在Vue中 計算屬性是基於它們的依賴進行緩存的,而方法是不會基於它們的依賴進行緩存的。從而使用計算屬性要比方法性能更好。
這也同樣意味着下面的計算屬性將不再更新,因為 Date.now() 不是響應式依賴:
1 2 3 4 5 |
|
相比之下,每當觸發重新渲染時,方法的調用方式將總是再次執行函數。因此,函數必須是一個純函數。它不能有副作用。輸出只能依賴於傳遞給函數的值。
那么我們為什么需要緩存?假設我們有一個性能開銷比較大的的計算屬性 A ,它需要遍歷一個極大的數組和做大量的計算。然后我們可能有其他的計算屬性依賴於 A 。如果沒有緩存,我們將不可避免的多次執行 A 的 getter !如果你不希望有緩存,請用方法來替代。
計算屬性的 setter
計算屬性默認只有 getter ,不過在需要時你也可以提供一個 setter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你在輸入框中輸入一個 fullName ,然后點擊 set 按鈕,可以看到對應的效果。你現在再運行 app.fullName="Airen liao" 時,計算屬性的 setter 會被調用, app.firstName 和 app.lastName 也相應地會被更新。
觀察者
雖然計算屬性在大多數情況下更合適,但有時候也需要一個自定義的 watcher 。這是為什么Vue通過 watch 選項提供一個更通用的方法,來響應數據的變化。當你想要在數據變化響應時,執行異步操作或開銷較大的操作,這是很有用的。
Vue確實提供了一種更通用的方式來觀察和響應Vue實例上的數據變動: watch 屬性 。當你有一些數據需要隨着其它數據變動而變動時,你很容易濫用 watch 。然而,通常更好的想法是使用計算屬性而不是命令式的 watch 回調。比如下面的示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上面代碼是命令式的和重復的。將它與計算屬性的版本進行比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在Vue中使用異步計算屬性
Vue中的計算屬性非常好。它們允許你執行復雜的操作或數據格式,同時最大限度地執行依賴項計算的性能,只在依賴更改時更新視圖。但遺憾的是,它們完全是同步的。
值得慶幸的是,有一個插件。使用vue-async-computed 包可以通地將一個 promise 的值綁定到組件屬性來創建和使用組件中的異步計算屬性。
我們可以在項目的根目錄下通過 yarn 或 npm 來安裝 vue-async-computed 插件:
1 2 3 4 |
|
接下來在你的項目中開啟這個插件:
1 2 3 4 5 6 7 8 9 |
|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Vue的構建工具不是很熟悉的話,我建議你使用Vue官方提供的構建工具 Vue CLI 。默認情況,它提供了五種模板,你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需要的模板即可。
確認在項目中引用 vue-async-computed
之后,咱們就可以開始使用這個插件了。使用如何使用這個插件之前,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些概念。
在Vue中標准計算屬性和異步屬性之間有一些區別:
-
異步屬性不能有 setter
- 直到 promise 的 resolve 為止,除非 default 被設置,否則該值為 null
在大多數情況下,你可以將它們視為返回 promise
的計算屬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使用ES7 / ES2016的 async / await ,這將變得更簡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有關於vue-async-computed 更詳細的使用和介紹,可以閱讀其 官網 提供的相關介紹。
總結
今天主要學習了Vue中的計算屬性。在Vue中的計算屬性可以讓我們很好的監聽多個數據或者一個數據來維護返回一個狀態值,只要其中一個或多個數據發生變化,則會重新計算整個函數體,重新皇家馬德里回狀態值,從而更新對應的視圖(View)。其次,計算屬性具有緩存,相比Vue中的方法而言,性能更佳。但Vue中的計算屬性都是同步的,如果需要異步我們得依賴於vue-async-computed 。
由於自己是Vue的初學者,對Vue的計算屬性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層上的理解,如果從深層面上看,還是會存在一定問題。希望各咱大嬸能指正或提供自己的經驗。
相信看了本文案例你已經掌握了方法,更多精彩請關注php中文網其它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