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步驟:
1. npm run build生成dist文件夾
2. 將dist文件夾上傳到服務器上
3. 服務器上配置nginx,訪問路徑指向dist文件夾下的index.html,這樣當訪問nginx中設置的地址的時候就可以顯示dist文件夾下的index.html了。
Ubuntu安裝之后的文件結構大致為:
1. 所有的配置文件都在/etc/nginx下,並且每個虛擬主機已經安排在了/etc/nginx/sites-available下
2. 程序文件在/usr/sbin/nginx
3. 日志放在了/var/log/nginx中
4. 並已經在/etc/init.d/下創建了啟動腳本nginx
5. 默認的虛擬主機的目錄設置在了/var/www/nginx-default (有的版本默認的虛擬主機的目錄設置在了/var/www, 請參考/etc/nginx/sites-available里的配置)
/etc/nginx/nginx.conf中,最為常用的幾部分:
main,全局設置,影響其它部分所有設置
server,主機服務相關設置,主要用於指定虛擬主機域名、IP和端口
location,URL匹配特定位置后的設置,反向代理、內容篡改相關設置
upstream,上游服務器設置,負載均衡相關配置
常用的nginx 指令為:
1. nginx -s reload # 重新載入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重新加載后,才能生效
2. nginx -s reopen # 重啟 Nginx
3. nginx -s stop # 停止 Nginx
4. nginx #啟動nginx
我的后端接口是: http://localhost:3000/api 這個
mongo --fork 后台運行
兩種跨域模式:CORS和Nginx反向代理
https://www.cnblogs.com/heioray/p/9403246.html
https://www.cnblogs.com/heioray/p/9529566.html
pm2 真的是好用:
pm2 stop all
pm2 delete all
pm2 start server/index.js
都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