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事件冒泡,catch和bind的區別


在微信小程序的事件分為冒泡事件和非冒泡事件:

  1. 冒泡事件:當一個組件上的事件被觸發后,該事件會向父節點傳遞。
  2. 非冒泡事件:當一個組件上的事件被觸發后,該事件不會向父節點傳遞。

 

WXML的冒泡事件列表:

類型 觸發條件 最低版本
touchstart 手指觸摸動作開始  
touchmove 手指觸摸后移動  
touchcancel 手指觸摸動作被打斷,如來電提醒,彈窗  
touchend 手指觸摸動作結束  
tap 手指觸摸后馬上離開  
longpress 手指觸摸后,超過350ms再離開,如果指定了事件回調函數並觸發了這個事件,tap事件將不被觸發 1.5.0
longtap 手指觸摸后,超過350ms再離開(推薦使用longpress事件代替)  
transitionend 會在 WXSS transition 或 wx.createAnimation 動畫結束后觸發  
animationstart 會在一個 WXSS animation 動畫開始時觸發  
animationiteration 會在一個 WXSS animation 一次迭代結束時觸發  
animationend 會在一個 WXSS animation 動畫完成時觸發  
touchforcechange 在支持 3D Touch 的 iPhone 設備,重按時會觸發 1.9.90

注:除上表之外的其他組件自定義事件如無特殊聲明都是非冒泡事件,如 form 的submit事件,input 的input事件,scroll-view 的scroll事件,(詳見各個組件)

 

事件綁定

bindtap和catchtap都屬於點擊事件,綁定了之后點擊組件可以觸發這個函數;

bindcatch開頭,然后跟上事件的類型,如bindtapcatchtouchstart。自基礎庫版本 1.5.0 起,在非原生組件中,bindcatch后可以緊跟一個冒號,其含義不變,如bind:tapcatch:touchstart

bind系列事件綁定不會阻止冒泡事件向上冒泡,但是catch系列事件綁定可以阻止冒泡事件向上冒泡。

 

事件冒泡的條件:父元素與子元素綁定同一類事件並且子元素的綁定方式是bind(catch開頭會阻止事件冒泡),代碼如下:

<view id="outter" bindtap="tap1"> outer view <view id="middle" bindtap="tap2"> middle view <view id="inner" bindtap="tap3"> inner view </view>
   </view>
</view>

tap1: function (e) {
  console.log(1, e)
},
tap2: function (e) {
  console.log(2, e)
},
tap3: function (e) {
  console.log(3, e)
},

點擊id為inner的元素,同時也觸發了id為middle和outter的元素

把inner的bindtap改成catchtap就會阻止事件冒泡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