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本人所在的公司一般都是DELL的品牌台式機,所以以DELL台式機做小白鼠。記得在2012年的時候,在當時的那家公司為了學習自學IOS開發的Objective-C開發語言的時候,由於囊中羞澀買不起mac筆記本,只能通過網上有名的“黑蘋果樂園”和“遠景論壇”去學習自己嘗試制作黑蘋果。當時的公司也是dell台式機,也制作MAC OS X 10.7版本操作系統成功,只是當時沒有破解找到其有線網卡驅動程序,不能上網,只能單機。現在黑蘋果技術越來越牛了,什么硬件驅動都能搞定,這次安裝后的Mac OS X 10.13.6版本操作系統成功。
2012年自己的DELL筆記本和現在公司的DELL筆記本都沒有嘗試安裝成功,筆記本在安裝的過程中出現各種不同現象卡殼的問題,個人實踐證明:DELL台式機還是很容易實現黑蘋果的。我不是大牛,也不是專門研究黑蘋果的,只是為了測試工作需要,沒錢買mac筆記本,只能走此條路,哈哈。對於專門研究黑蘋果的大牛來說,什么類型的主機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以上都是廢話,讀者可以飄過~~~~~~
注:下面內容有很多是網上其他大牛整理的,我只是在其基礎上根據自己安裝成功的過程中各種情況進行細化和補充,更加傻瓜式的教程 ,盡量能幫到閱讀者。
一、准備工具
1. TransMac
2. DiskGenius
3. macOS High Sierra 10.13.6(17G65) Installer with Clover 4596 (但是在網上有熱心網友整理出了一個懶人包(包括了啟動盤和Clover)可以直接在Windows下刷到U盤並且進行剩余操作。通俗的說就是在正版macOS操作系統鏡像上做了改動,主要是就是加了四葉草引導程序和破解硬件驅動程序的文件等)
4. 一個 16G 大小的 USB 2.0 U盤
5.大白菜U盤裝系統PE的U盤工具
6.在安裝之前首先需要把硬盤上的有用數據拷貝備份走,另外確認下自己使用的顯示器分辨率是多少,這個顯示器支持的最高分辨率是在后續修改配置文件里的時候需要使用的。
二、制作黑蘋果 MacOS High Sierra 10.13.6 安裝U盤
1. 打開 TransMac,不用破解版也可以,有15天免費試用時間。(下載和安裝省略)
2. 插入U盤,右鍵選擇U盤,然后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 Format Disk for Mac (將磁盤格式化為 Mac 格式)
3. 然后提示輸入卷標名、還有格式化類型,這里不要動選擇,選擇默認的 Mac OS Extended HSF+ 就可以了。(啥都不需要改,默認即可)
4. 然后就是提示格式化,會清空數據,提醒你備份數據,按OK后就會直接格式化U盤了。
5. 格式化完畢后,再次右鍵單擊U盤,然后選擇 Restore with Disk Image(從鏡像中恢復)
6. 選擇之前下載的鏡像(dmg格式的鏡像文件)
注:如果不想自己去安裝正版系統之后,自行一一去破解各種驅動等,最好是下載網上人家已經嵌入四葉草黑蘋果系統的引導工具和各種驅動的配置文件的破解后的系統鏡像文件。
7. 然后就等吧,機器快的大概等20分鍾左右,機器慢的需要30分鍾左右即可。
8. 之后會彈出讓你格式化的窗口,不要再格式化了,因為 Windows 無法識別 Mac OS 的分區格式,所以才彈出這個窗口,我們選擇取消即可。
9. 至此,MacOS 安裝盤制作完畢。
三、給MacOS系統分配磁盤空間
這里使用大白菜U盤系統進入PE系統后,通過桌面上的DiskGenius磁盤分區工具將整個硬盤進行刪除后合並成一個,然后查看硬盤分區表格式是否是GUID格式,如果不是,則需要先轉換下硬盤格式。切記不要再新建分區或者格式化,保持磁盤空閑狀態即可。這里強烈建議完全的安裝獨立的黑蘋果系統,不建議安裝雙系統,一般人弄不好,反而搞壞windows系統引導磁盤分區。下面講解的是雙系統,但是獨立安裝黑蘋果系統操作完全一樣,只是在硬盤分區的時候,就是完整的一個空閑的GUID硬盤分區表格式的硬盤而已,而不是多個分區包括windows系統的和mac系統的。
注意:MacOS系統需要是 GUID格式,如果你分區是MBR格式的話,還需要轉成GUID先。這里講解雙系統,從windows里分出一個大於80GB的磁盤分區用作安裝Mac os x系統用的。原理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切換別把windows系統的引導分區給破壞了,否則windows系統就無法啟動了。需要單獨給蘋果分出一個引導分區的磁盤分區,磁盤空間大小是不小於300MB的EFI分區。
1. 打開 DiskGenius(已然完活后的截圖,你們將就着看吧)
2. 然后先把需要安裝的蘋果系統的硬盤分區表轉換成 GUID 模式(不然的話,待會不讓你安裝系統)
3. 然后在上邊藍條上右鍵選擇你的硬盤,在彈出菜單中選擇調整分區大小。建議要么分區在前方,要么在后方,如果你有多個分區的話,不要將蘋果系統放中間。這里選擇的是放在后邊。因為安裝完才之后,安裝完黑蘋果后,又特么給你自動分出一個小分區。反正隨你心情吧。
4. 你可以直接填數字,或者直接拖動上邊箭頭所指的調整欄來調整分區大小
5. 分區完畢后先不要管這個分區,我們待會在 Disk Management (磁盤管理中再處理)
6. 然后同樣,在該硬盤的頭部再創建一個 300MB 的 EFI 分區
7. 在格式化的時候,我們選擇 EFI 分區格式。
8. 然后退出 DiskGenius 軟件,在桌面上右鍵點左下角 Windows 圖標,選擇 Disk Management(磁盤管理)
9. 現在看到的磁盤狀況應該是這樣的,第二磁盤中,前邊300MB是EFI分區,中間的是Windows數據分區,后邊200GB是MacOS的系統分區,這個300G現在還未初始化。
10. 右鍵單擊這個200G分區,在彈出菜單中選擇 New Volume 創建新卷
11. 然后跟着提示一路走
12. 輸入分區大小,這里默認是填滿的
13. 這里問是否分配卷標,也就是盤符,這里要選擇不要盤符(反正windows系統都識別不出來,要毛盤符)
14. 然后這里問你是否格式化,我們也不格式化。
15. 再下一步應該就完成了。
16. 最后狀態如下,最后的 200G 應該是 RAW 格式的。
17. 至此 MacOS 磁盤空間也整好了。
四、配置 CLOVER
這里其實是最讓人頭大的,因為你搜到的資料應該會讓你一頭霧水,最后反正也沒搞明白,不過明白了一個原理,就是說,找正確的 CLOVER ,然后覆蓋到你U盤里邊的 CLOVER 就可以了。其他的原理、制作方法統統可以不用理會。你可以試試直接啟動,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么恭喜你。不過大部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實說白了就是找到能完全匹配你的電腦硬件驅動的clover破解文件夾。這樣才能在通過U盤安裝的時候能順利過關,否則會遇到各種不確定的卡住現象。
1. 先下載好和你近似的 CLOVER 文件,這里要感謝國人的開源項目 :https://github.com/sqlsec/clover
2. 看作者說是用 https://minhaskamal.github.io/DownGit/#/home 這個頁面來下載,不過沒有成功,直接用的 GitZip for GitHub 這個 Chrome 擴展來下載的。
另外,你可以推薦看下這個B站的教程 ,直播解BUG~ 修配置文件Config.plist
3. OK,現在你應該已經有了 CLOVER 配置文件夾。那么重新打開 DiskGenius,然后點到 U盤的 EFI 分區(不要搞混了,硬盤EFI分區是空的,我們要找的是U盤上帶CLOVER上的EFI分區)
注:如果是完全安裝,那么可以通過大白菜U盤進入PE系統里來操作。
4. 點擊瀏覽文件后,可以看到有個 EFI 文件夾,雙擊進去,里邊就包含了 CLOVER 引導文件。
5. 如果想備份的話,請提前備份整個 EFI 文件夾
6. 然后刪除 EFI 文件夾里邊的 CLOVER 文件夾
7. 復制我們之前下載的配置好的 CLOVER 文件夾
8. 在 DiskGenius 中的 EFI 文件夾內按 CTRL + V 就會彈出窗口(抱歉,這里的 CLOVER 應該是刪除的狀態,不想再刪一遍啦!多包涵)
9. OK,這樣 CLOVER 也配置完畢了。
注:修改 EFI 分區內文件很多種,這個 CTRL+C / CTRL+V 方法最為簡單。最多是當在安裝的過程中遇到卡在某處的時候,去百度搜索需要修改配置文件Config.plist里的對應的某些內容參數,或者是去下載對應的驅動plist文件放到clover文件夾下。因為你直接用的人家的clover里不一定完全匹配你的電腦硬件驅動。在安裝的過程中遇到卡在哪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去做對應的修改即可。
五、配置 BIOS
基本離成功就差一點了,下邊配置 BIOS。其他的大家根據自己情況禁用哈。Bios每個電腦的都大同小異,請自己根據下面的內容琢磨修改設置。如果對於bios里的每一項目不太懂,可以先學習下: https://blog.csdn.net/jaray/article/details/9466185
Boot Sequence(引導順序):Boot List Option設置成UEFI
只要出現Legacy字樣的地方都禁用,不要使用或者勾選
Integrated NIC里不勾選【Enable UEFI Network Stack】和選擇【Disabled】
SATA Operation里選擇AHCI
Secure Boot Enable里選擇【Disabled】,將安全啟動(Secure Boot)關掉
FastBoot(快速啟動):選擇最小化啟動【Minimal】
Virtualization Support(虛擬機支持):旗下的所有項目禁用
禁用:Vt-d, LAN PXE Boot, Network Stack 字樣
開啟:AHCI Hand-off
設置啟動項:Bios Features Windows 8/10 Features 為 Other OS
設置啟動項:Bios Features Storage Boot Option Control 為 UEFI Only
設置啟動項:U盤為第一啟動(因為需要從U盤啟動安裝黑蘋果 )
六、安裝 MacOS 10.13.6 High Sierra
用U盤啟動。在Clover啟動器里可以搞搞兼容性問題,這個每個配置都有不同解決辦法,也是要自己搜搜的。不過不想搞的話直接下一步也沒問題!
沒錯你們猜對了,那個沒文字說明的就是 Forece 用的 Clover。反正選擇基本靠蒙,不過如果你的 CLOVER 版本 “正常” 的話,那么第一個蘋果圖標應該是 Boot MacOS X Install from MacOS High Sierra,選項移到這里(默認選中綠色圈起來的)然后回車就可以進入 MacOS X 安裝界面了。另外再說明一下其他選項,看上方綠色那個圖容易理解一下,有 Shell 版、Option版本(如果內置多個Config.plist文件,可以用這個切換,也可以禁用一些驅動之類的東西,其他就是版本、重啟、退出按鈕之類的沒用東東。
2. 選擇 Boot MacOS X Install from MacOS High Sierra 后,進入到讀條階段,這里一般是重災區,大部分人都陣亡在這里了,讀條階段沒有讀完就自動重啟了。基本上都是 CLOVER 配置文件不對頭,造成死機,風火輪死循環之類的毛病。下邊有提到解決辦法。這里祈求能直接順利通過。
3. 如果順利的話,那么應該就來到了正常安裝界面。一般是英文版,在上方導航條里有選項可以調整語言的。然后先去磁盤工具將硬盤分區格式化為蘋果的專用格式 HFS+
4. 不知道為什么之前在 Windows 分出來的 200G 空間在這里變成了 214.7GB,不過無所謂了。大家切記不要抹錯了盤。數據最重要!!!如果你在這里沒有發現之前分出來的硬盤分區的話,估計是你沒有在 Windows 中按照我說的做初始化。回頭再看下吧。另外如果出現 Mediakit 錯誤的話,下邊也有解答。(沒有分給硬盤分EFI分區)
5. 選擇抹盤,然后格式為 APFS,名稱就是此分區安裝鏡像后的磁盤名稱。
注:再mac os x10.13及之后的版本必須是APFS格式,請選擇此格式,如果沒有,那么需要找到對應的clover配置里有的。
6. 完成后關閉即可
7. 然后就直接安裝 Mac OS 即可,一步一步來就可以了。基本到這就差不多完成了。
上圖必須選擇自己自定義命令的磁盤分區來安裝系統。切記別選錯分區了。
這里插句嘴,安裝的時候,大概會重啟三次(上面的從Boot MacOS X Install from MacOS High Sierra安裝是第一次),這三次都會重啟到 CLOVER 引導頁面,這次就不要選擇從U盤引導了,因為這時候 MacOS 安裝文件已經拷貝到了你的硬盤分區了。再次自動重啟之后,從U盤引導界面會多出來兩個(Boot macOS Install Prebooter from Preboot和Boot From MacOS Install from Untitled),此時,即:第二次這時候應該選擇 Boot From MacOS Install from Untitled(這個 Untitled 是你抹盤時候給的卷標名,下圖的卷標名yuandaping,上面的圖片是安裝完成后在網上找的,安裝流程是如此。)
第二次在這里讀條階段很快就中斷重啟了。然后自動重啟之后,第三次還是選擇和第二次一樣的從硬盤里開始安裝系統。即再來一遍,直到正常20分鍾左右讀條階段完完整整的讀完,彈出60秒倒計時自動重啟界面。就表示此次安裝完整正確了。此次自從重啟之后再從Boot From MacOS Install from Untitled進入的時候,就會出現下面的系統設置界面了。
8. 至此完成安裝,但是會存在缺少EFI分區沒有clover文件夾,就沒有里面的引導程序,所以需要將U盤里的EFI里的clover文件夾整個復制一份到EFI磁盤分區里的EFI目錄下。
七、硬盤引導項設置
1.首先將可以用於引導黑蘋果系統的EFI文件拷貝到安裝黑蘋果系統盤的ESP分區中,通過大白菜U盤進入PE界面,然后打開磁盤,將U盤里的EFI文件夾下的clover文件夾整個拷貝到ESP分區里一半都是C盤里的EFI目錄下即可。
2、EFI文件拷貝完成后,重啟電腦,進入引導菜單選項,選擇從UEFI的USB設備(U盤或移動硬盤)啟動。這里一定是選UEFI開頭的,如果不選UEFI引導進入WinPE,打開BOOTICE后,是沒有UEFI選項或UEFI選項不可用。
3、進入WinPE后,打開BOOTICE,通常,在WinPE的【開始菜單--所有程序--磁盤工具】中可以找到這個軟件。打開后,點“UEFI”選項卡,再點“修改啟動序列”。
4、在彈出的啟動序列對話框中,在左側啟動菜單中點選任意一個UEFI開頭的啟動序列,然后在右邊的“啟動磁盤”中,選擇你用來安裝黑蘋果的系統盤。再在“啟動分區”中選擇你在第一步中存放EFI文件的 ESP分區。注意,這里不要選錯,選錯會導致引導失敗。如果你沒有拔其他系統硬盤,這里選錯還會導致其他系統引導被破壞。啟動磁盤和啟動分區設置好以后,千萬不要點“保存當前啟動項設置”,而是點左下角的“添加”。
5、上一步點“添加”后,會彈出一個對話框,讓我們選擇用於引導黑蘋果的efi文件,我們選擇在第一步拷貝到ESP分區里面的efi文件,即“CLOVERX64.efi”。通常存放路徑為:C:\EFI\CLOVER中,這里的C盤是指你ESP分區的盤符,根據你的實際情況查找選擇。
6、選擇好efi文件后,會彈出成功添加UEFI引導記錄的提示。同時,在左側的引導菜單列表中,會多出一個“New boot entry”的引導選項。這時候,如果你前面啟動磁盤、啟動分區和efi文件沒有選錯的話,重啟后,黑蘋果已經可以成功從硬盤引導。
7、如果你看不順眼黑蘋果引導標題為“New boot entry”,可以選擇剛剛添加的“New boot entry”的引導選項,在右側將菜單標題修改為自己喜歡的名稱,然后點“保存當前啟動項設置”。
8、然后可以看到,“New boot entry”已更改為你自己設定的名稱,再點關閉並退出BOOTICE。至此,在Win PE下將黑蘋果設置從硬盤引導啟動成功,可立即重啟你的電腦體驗。
9、重啟電腦后,進入到引導菜單,我們看到剛剛添加的“UEFI: Mac OS X”啟動選項已經出現在引導菜單中,選擇此項即可成功引導黑蘋果,從此擺脫每次啟動黑蘋果都要插U盤的尷尬事情。
八、修改顯示器分辨率
默認的是1920*1080如果您的顯示器達不到,則需要修改分辨率參數。如果高於,也可以修改參數用到你的顯示器支持的最高分辨率。直接通過修改esp分區里的EFI-》clover目錄下的系統盤 Extra / com.apple.Boot.plist 文件 里通過大白菜登錄PE之后,找到它通過編輯器打開之后,找到<key>ScreenResolution</key>
<string>1600*900</string>在這里修改你想設置的顯示器最佳分辨率參數(根據你的顯示器支持最大分辨率來設置,分辨率越是和mac電腦支持的最大分辨率一致,打開瀏覽器多個標簽的鼠標拖影就越不明顯)。保存后,重啟系統就可以在顯示器的偏好設置里看到了。
九、問題手冊
1. 點擊 CLOVER 安裝 MacOS Install High Sierra 后死機、卡死在屏幕
答:CLOVER 配置不對,自己重新找吧
2. 點擊 CLOVER 安裝 MacOS系統后,出現黑屏白蘋果,但是卡在2/3處,無限風火輪
答:應該是顯卡問題,還是自己重新找 CLOVER 配置吧
3. 進入 MacOS 安裝界面,在 Disk Utility 找不到之前划出的硬盤分區
答:因為你沒有給硬盤初始化,請參照第三部分8-16步驟重新完成初始化
4. 進入 MacOS 安裝界面,在 Disk Utility 無法抹盤,提示 MediaKit reports not enough space on device for requested operation。
答:沒有給 MacOS 安裝硬盤內分配 EFI 分區,或 EFI 分區小於 200MB。參照第三部分給 MacOS 硬盤分出一個 EFI 分區。
5. 進入 MacOS 安裝界面,提示 GUID 錯誤,無法安裝系統
答:沒有將硬盤分區表轉換為 GUID 分區表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