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協議原理及應用


一、TCP/IP模型

1、TCP/IP 四層模型、五層模型與 OSI 七層模型對比

常用的是:TCP/IP 五層模型

2

2、TCP/IP 五層模型與 OSI 七層模型相同點:

兩者都是以協議棧的概念為基礎
協議棧中的協議彼此互相獨立
下層對上層提供服務

3、TCP/IP 五層模型與 OSI 七層模型不同點:

OSI 是先有模型,后有協議;TCP/IP是先有協議,后有模型
OSI 適用於各種協議棧;TCP/IP只適用於TCP/IP網絡;
層次數量不同

二、TCP/IP版本4和版本6

1、TCP/IP 4 協議

目前互聯網使用的協議
IP地址數量不足產生的應用危機

2、TCP/IP 6 協議

下一代互聯網協議
解決IP地址數量不足的問題
提供更高效的安全性,Qos等功能

三、TCP/IP 協議簇的組成

3

1、應用層協議

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
TFTP:簡單文件傳輸協議
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SNTP: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DNS:域名服務
FTP:文件傳輸協議

2、傳輸層協議

TCP:傳輸控制協議,提供面向連接的服務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提供面向無連接的服務

3、網絡層協議

ICMP:互聯網控制消息協議
IGMP:互聯網組管理協議
IP:互聯網協議
ARP:地址解析協議
RARP:逆向地址解析協議

4、數據鏈路層、物理層協議

由底層網絡定義的協議

四、數據的封裝與解封裝

1、分層實例(通過信件收發理解封裝與解封裝)

類似於信件的收發過程,寫信人將信件寫好放入信封並寄出,當地郵局攬收,之后根據目的地運送至收信人所在地的郵局,郵局投遞給收信人,收信人拆開信封,查看信件。

4

2、數據的封裝與解封裝過程

5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