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統中緩沖區分析的原理和用途


緩沖區是地理空間目標的一種影響范圍或服務范圍,具體指在點、線、面實體的周圍,自動建立的一定寬度的多邊,數學表達為:Bi=(x:d(xi,Oi)≤R)。有好幾種:

  • 點的緩沖區應用比如說:學校選址的時候考慮到周圍多大范圍不能有大型娛樂設施啊,就是點的緩沖區應用;
  • 線的緩沖區應用比如說:建告訴公路的時候用線的緩沖區來選擇合適的路線避免人流量大的地方;
  • 面的緩沖區應用比如說:森林公園啊,濕地啊,多大區域范圍內不能進行工業建設。

這方面很多,個人覺得GIS的方方面面或多或少的會用到緩沖區分析,也就是空間分析是GIS 的比較重要的方面。

  • 原理是地理學第一定律:一個空間單元內的信息與其周圍單元信息有相似性,空間單元之間具有的連通性, 屬性各階矩的空間非均勻性或非靜態性。
  • 用途是用於表示這個地理要素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范圍以及影響程度。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