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multipathd多路徑軟件修改FC SAN盤符別名


Cento6或7新增FC SAN存儲后,新增磁盤名稱在系統中一般顯示為mpath開頭的格式,盤符顯示在/dev/mapper/目錄下,此格式名稱可以通過wwid號進行修改和綁定,以免造成磁盤盤符漂移的情況出現。

本篇介紹通過多路徑軟件multipathd進行盤符名稱修改,步驟如下:

1、為CentOS系統創建新的lun映(此步驟一般由存儲工程師或專職的管理員進行操作,不做解釋)。

2、檢查系統/dev/mapper/目錄下是否有新增設備,如果沒有,則重啟操作系統對存儲進行識別。

3、重啟識別后可發現在/dev/mapper/目錄多出一個存儲設備,名稱為mpath開頭。

4、執行命令multipath -ll命令查看新增存儲的wwid號,記錄此wwid號。

5、修改/etc/multipath.conf文件,按照標准格式在尾部新增該存儲記錄(共4行),修改設備別名及第3步查到的wwid號。

6、修改完成后重啟multipathd服務service multipathd restart。

7、執行命令multipath -v2重新掃描磁盤。

8、執行命令multipath -ll查看修改后的狀態。

9、為新存儲創建分區並格式化。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