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 -- 入門,基礎操作


1. 添加線程組

設置線程組參數(線程數、准備時長、循環次數等):

a)線程數:虛擬用戶數。一個虛擬用戶占用一個進程或線程。設置多少虛擬用戶數在這里也就是設置多少個線程數。
b)Ramp-Up Period(in seconds)准備時長:設置的虛擬用戶數需要多長時間全部啟動。如果線程數為10,准備時長為2,那么需要2秒鍾啟動10個線程,也就是每秒鍾啟動5個線程。
c)循環次數:每個線程發送請求的次數。如果線程數為10,循環次數為100,那么每個線程發送100次請求。總請求數為10*100=1000 。如果勾選了“永遠”,那么所有線程會一直發送請求,一到選擇停止運行腳本。

2. 添加請求

 填寫請求的協議、域名、端口號、請求方法及路徑等信息

 3. 添加監聽器(查看結果樹、聚合報告等)

添加查看結果樹:

添加聚合報告:

 

聚合報告:

聚合報告參數詳解:
1. Label:每個 JMeter 的 element(例如 HTTP Request)都有一個 Name 屬性,這里顯示的就是 Name 屬性的值
2. #Samples:請求數——表示這次測試中一共發出了多少個請求,如果模擬10個用戶,每個用戶迭代10次,那么這里顯示100
3. Average:平均響應時間——默認情況下是單個 Request 的平均響應時間,當使用了 Transaction Controller 時,以Transaction 為單位顯示平均響應時間
4. Median:中位數,也就是 50% 用戶的響應時間
5. 90% Line:90% 用戶的響應時間
 一組數由小到大進行排列,找到他的第90%個數(假如是12),那么這個數組中有90%的數將小於等於12 。
 也就是90%請求響應時間不會超過12秒
6. Min:最小響應時間
7. Max:最大響應時間
8. Error%:錯誤率——錯誤請求數/請求總數
9. Throughput:吞吐量——默認情況下表示每秒完成的請求數(Request per Second),當使用了 Transaction Controller 時,也可以表示類似 LoadRunner 的 Transaction per Second 數
10. KB/Sec:每秒從服務器端接收到的數據量,相當於LoadRunner中的Throughput/Sec

一般而言,性能測試中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數據有: #Samples 請求數,Average 平均響應時間,Min 最小響應時間,Max 最大響應時間,Error% 錯誤率及Throughput 吞吐量。

 4. 運行

  點擊上方的綠色箭頭,可以運行線程組,啟動測試

 點擊上方的掃帚圖標,可以清除全部運行結果

 點擊左側的Aggregate Report,可以查看生成的聚合報告,點擊View Results Tree可以查看生成的結果樹(請求返回的詳細信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