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工程師出生的管理者擅長做任務管理,凡是明確答應過的事情,一般會如數兌現。
研究的含義
研究模塊 | 核心 |
---|---|
管理規划 | 把事情做對 |
團隊建設 | 理順做事的主體 |
任務管理 | 把事情做出來,產出實實在在的業績和成果 |
做事【任務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內容
對團隊來說,大部分工作都是以項目的形式存在
做事的階段
做事的階段 | 要點 | 任務管理要素 |
---|---|---|
事前 | 做哪些事?先做哪件?后做哪件?也就是需要分清輕重緩急 | 輕重緩急 |
事中 | 確保事情按照計划推進,就是有效的的推進執行 | 有效執行 |
事后 | 復盤做事的整個過程,從過去的經驗中抽取一些流程機制,以便在后面的類似場景也可以做的更好 | 流程機制 |
輕重緩急 = 優先級排序
任務很多,人手很少,並發並不能讓大家的產出更高效,多任務執行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優先級問題。
重要,緊急四象限法
- 重要緊急的工作需要排在最前面;
- 重要的工作要做長遠的安排;
- 緊急的工作要立即准備去做;
- 不重要,不緊急的工作直接丟掉;
如何判斷重要?
收益越大,這個事情就越重要。
如何判斷緊急?
損失越大,這個事情就越緊急。
如何應對計划內和計划外的事情?
事情 | 決策 |
---|---|
計划內 | 收益是否足夠大,收益很大就要給與匹配的優先級,資源和關注度,收益不大的,放入todo list |
計划外 | 損失是不是足夠大,損失足夠大,緊急安排,一止損為目的,如果損失可控,放入計划內的工作 |
- 對計划內的事情,關注在一個規划周期中價值和收益有多大,我們會把價值足夠大的任務安排進來,並持續的往前推進。
- 對計划外的事情,由於是一種突發情況,如果能接受損失,轉換為計划類的事情,如果不能接受損失,就立即跟進。
優先級排序的重要原則:
原則 | 說明 |
---|---|
目標需要一以貫之 | 目標是一段時間內最重要的訴求和期待,收益是以目標來衡量的 |
任務安排是彈性的 | 根據質量,進度,效果來動態安排 |
溝通不可或缺 | 需要跟相關人員充分溝通 |
一定要跟上級溝通工作安排方案,你優先保證了什么,從而可能影響什么,上級是默認需要溝通的,最怕大家給他一些驚喜,你需要清除上級的最核心期待。
原創不易,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