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系統學會使用SPSS?


SPSS是一款數據統計與數據分析工具,操作簡單屬於數據分析的入門工具。

想要靈活使用SPSS,需要掌握兩個方面內容:數據分析相關知識、SPSS操作

 

1 數據分析

在使用數據分析工具之前,首先要了解數據分析的思路,有的人剛拿到數據就迫不及待的把數據一股腦丟進SPSS里,然后才發現自己什么都不會,不知道要做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做。因此核心是擁有數據分析的思維

在學習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建議大家按照以下四個模塊進行學習:一是數據分析思維的培養。二是數據間的幾類關系情況。三是數據分析方法的選擇。四是數據研究的撰寫等。

 

 

 

 

 

 

1.1 數據分析思維

 

數據類型是一切研究的基石,也是數據研究思維的最基本且最關鍵的思維。確認數據的真實准確性后,即完成數據清理后,可對數據類型進行區分,一切數據均可分為兩種類型,包括定性數據定量數據

 

 

 

  • 定量:數字有比較意義,比如數字越大代表滿意度越高,量表為典型定量數據
  • 定類:數字無比較意義,比如性別,1代表男,2代表女

如果有的數據同時可以計算百分比,也可以計算平均值,此時就結合實際研究情況,將其似着定類或者定量數據即可。比如學歷,通常情況下時看作定類數據,但數字越大也可以說成是學歷越高,所以有的研究方法是把學歷看作是定量數據。

 

 

1.2 數據間的幾類關系情況

 

差異關系:通常是研究不同類別的差異性,提到了不同類別,那就涉及到定性數據,差異關系可以包括定性和定量數據的差異性,定性和定性數據的差異性。自然地也就對應到幾類研究方法中。

 

相關關系:比如越如何越如何之類的關系。包括相關關系,還有影響關系等。X對於Y的影響關系情況如何等,此時影響關系又拆分出幾種分析算法。

 

其它關系:比如數據的濃縮,聚類等

 

在進行數據研究時,首先需要想到的是“我想做什么?“,來回就只有三種關系,那么這種關系有着明顯的區分性,對應確認關系情況,加上數據類型的判斷,對應就會找出合理的數據研究方法。

 

 

1.3 數據分析方法選擇

 

上面兩部分分別講述了數據類型和數據關系情況。接着需要落地,即研究方法的使用。第一步即選對研究方法,即數據類型的識別。

 

第二步即結合研究目的,常見的研究目的包括:數據基本描述、影響關系研究、差異關系研究及其它關系。下表格列出研究目的與研究方法的對應關系。

 

 

 

 

 

 

 

 

 

綜上所述,如果可以區分數據類型,並且了解研究目的,則可以選擇出科學的研究方法進行研究。

 

1.4 數據研究的撰寫

如果已經理解了數據類型,數據關系,並且選擇了正確的數據研究方法。最終無非是把數據研究方法得出的結論進行匯總整理,然后寫成有邏輯性的報告,並且在結論基礎上對應提出有意義有價值的建議措施等。

關於數據報告的撰寫,單獨從數據分析角度上看,建議以實際需求出發,比如研究差異關系,那么首先得需要知道有沒有差異,接着有了差異,具體差異情況如何。有了差異或者沒有差異時,對應的建議措施應該如何。按照這樣的思路,相信數據研究報告的撰寫並非難事。

 

 

 

2 SPSS操作

 

掌握了核心的數據分析的思維意識,接下來就簡單很多了。學習一款工具的使用,主要還是靠兩個字多用,多實踐找點數據練練手,一邊操作一邊摸索,很快就能掌握。在線SPSS還免去了安裝煩惱,操作更方便,還有什么理由學不會。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