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集群結構
1、搭建三節點、每節點包含主備的Redis集群.6379為主,6380為備份
2、趕時間隨手畫的圖,勿噴,一眼就能看明白:)
一、安裝Redis
1、傳包
從官網下載redis-5.0.5.tar.gz上傳至Linux
2、安裝
tar zxvf redis-5.0.5.tar.gz cd /opt/redis-5,0,5 make
①make失敗報錯為 gcc:commond not fount.
由於Redis是用C語言寫的,需要安裝gcc編譯,安裝命令如下:
yum -y install g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make
②yum安裝時卡在獲取最近的yum源,此時需要更換yum源,推薦阿里的yum源
③更換yum源安裝gcc后重新make依然失敗,此時需要執行make clean清理環境,之后重新make成功。
④考慮 make MALLOC=libc 命令
二、規划集群架構
1、集群架構為三節點,每節點上起兩個服務,分別為主備,三個節點組成Redis集群。
分別為:
10.1.0.15:6379:6380
10.1.0.16:6379:6380
10.1.0.17:6379:6380
三、修改配置文件
1、每個節點上復制兩份redis.conf 分別到 /opt/redis-cluster-6379/ 及/opt/redis-cluster-6380/
2、修改配置文件,以10.1.0.15:6379為例
①修改bind值,是所有終端均可訪問
②關閉protected-mode,將yes修改為no
③ 修改端口號為規划的端口號
④修改Redis為后台啟動,no改為yes
⑤pidfile改為與端口號一致
⑥修改rdb文件名,與端口號保持一致
⑦開啟Redis集群配置
ps:cluster-config-file須在集群內全局唯一,推薦節點號+端口格式
⑧保存並退出,將文件名修改為可讀性較強,推薦按端口號命名
四、啟動
1、分別使用每個配置文件啟動redis
##在redis-5.0.5/src/目錄下 ./redis-server /opt/redis-cluster-6379/redis-node-1-6380.conf
在每個節點上依次執行啟動
2、集群啟動
①執行啟動命令
./redis-cli --cluster create 10.1.0.15:6379 10.1.0.15:6380 10.1.0.16:6379 10.1.0.16:6380 10.1.0.17:6379 10.1.0.17:6380 --cluster-replicas 1
②確認配置
執行命令后Redis會顯示即將生成的集群中每個節點的主備角色,確認后輸入yes繼續部署
③部署成功后可以看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