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卡操作手冊
先從開機啟動時如何進入管理界面開始介紹:
1)當機器開啟后,顯示器出現陣列卡檢測信息時,會提示用戶是否要進入管理界面對陣列卡進行操作,此時按下Ctrl + H 即可,如下圖
2)按下Ctrl + H后,進入控制器選擇界面,若只有一張卡,便如圖下所示,多張卡會分行顯示,選擇相應的控制器后,按start進入管理界面。
3)若出現如圖下所示:Foreign Config(s) Found.則說明硬盤存在之前使用raid設定信息,需要重新導入Raid設定,可點擊Preciew嘗試,對於正常新建raid,請直接點擊clear進入下一步
4)此時,會出現提示窗,如下圖,告知當前的操作會清除掉硬盤上之前的所有raid配置信息,是否要繼續,請直接點擊 yes 進入下一步:
5)下圖所示為RAID卡的webBIOS管理界面,左側邊欄為功能設定選項,右側部分會顯示陣列和磁盤的相關狀態信息。
6):新建RAID時,請點擊左側Configuration Wizard 選項,進行相關操作。
7)點擊 Configuration Wizard 后,會出現圖下所示界面,提示選擇相關操作:
A:Clear Configuration 選擇此項后,可清除已經存在的RAID設定
B:New Configuration 選擇此項后,清除已存在的 RAID設定,並可繼續進行新的Raid配置。
C:Add Configuration 選擇此項后,可新建Raid,對已經存在的Raid不會有任何影響。
通常情況下,Clear Configuration 用於清除陣列卡上所有的已經存在的陣列信息,一旦進入,所有的Raid信息都不存在。
而Clear Configuration選項一般為客戶首次進入Raid設定,此時陣列卡上一般不存在陣列。
Add Configuration 選項用於陣列卡已經存在有Raid設定了,而使用者想新增其他Raid來買組使用要求時使用的,對已經存在的Raid不會有影響。
8)以選擇 Add Configuration 為例,點擊 next 后,就會出現如圖下所示,選擇配置模式,手動設置還是自動設定,一般選擇手動設定繼續進行。
9):下圖所示為創建選項,左側Drivers選項,顯示了所有可正常使用的磁盤,右側為磁盤組信息。
10):選擇左側的相應硬盤后,點擊下方的Add To Array 即將一塊磁盤添加到 Drivergroup里,已經完成的設定會顯示綠色(按下Ctrl建同時點擊硬盤,可以實現一次添加多個磁盤)
11):添加完成后,點擊右側Drivergroup欄下的Accept DG即完成一個磁盤組DG的設定,(DG所含磁盤的數量多少決定了Raid的級別,Raid 0 至少要求1塊磁盤,Raid1 至少要求2塊磁盤,Raid5至少要求3塊磁盤),如下圖。
12):若將不同容量的硬盤添加在同一 Driver Group內,會以最小的磁盤容量為准進行 raid配置,點擊 next 進行下一步時,會出現警告提示,如圖下,點擊 ok 即可進入下一步操作。
13):圖下所示為Span添加界面,完成Span添加后才能進行Raid創建,將左側的Array with Free Space下的DG選中,點擊Add to SPAN即可完成添加。
14):添加完成SPAN后,會在Span欄顯示,點擊Next進入下一步設定。如圖下。
圖15所示為 Virtual Driver配置:
--RAID LEVEL:從下拉表中選擇可選擇的RAID級別。如RAID0,RAID5等。
--Strip Size:條帶化定義了RAID配置中每個硬盤的數據塊的大小。建議使用默認大小64K.
--Access Policy:選擇數據訪問的類型,主要包含:
1. RW,允許寫操作,這是默認值。
2. Read Only (只讀),允許只讀操作。
3. Blocked(禁止):不允許訪問。
--Read Policy:指定虛擬驅動器的讀取機制,主要包含
1. Normal:此選項禁用預讀機制。是默認值。
2. Ahead:此選項啟動預讀機制。允許控制器提前順序讀取所需數據並且和其他數據一起存儲在緩存中。這將提高順序數據的讀取速度,但是對讀取隨機數據的性能沒有明顯提升。
--write Policy:指定虛擬驅動器的寫操作機制,主要包含:
1. write Through:即只寫模式,這是默認模式,性能非常低。
2. Always Write Back:即回寫模式,設置此模式使用RAID卡CACHE,性能優。
3. Write Back BBU:如果控制器沒有電池(BBU)或電池故障,但仍想使用回寫模式,則選用此選項。如果不選用此選項,當控制器檢測到沒有電池或電池損壞時,將自動切換至只寫模式。
--IO Policy:此選項允許讀取一個特定的虛擬驅動器(Vitrual disk)。不影響預讀(read ahead)緩存。
1. Direct:該模式下讀取的數據不再緩存中緩沖。而直接從緩存傳輸的主機。如果相同的數據被再次讀取,則直接從緩存讀取,這是默認值。
2. Cached:該模式下,所有讀取的數據都要在緩存中緩沖。
--Drive Cache:制定驅動器緩存的機制。
1. Enable:啟動硬盤驅動器的緩存。
2. Disable:關閉硬盤驅動器的緩存。這是默認值。
2. Unchanged:保持現有的驅動器緩存機制不做改變。
--Disable BGI:制定后台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狀態:
1. No,保持后台初始化啟動。這是指新的配置設定會在后台進行初始化並且此時可以使用WebBIOS進行其他的設置。這是默認值。
2. Yes,這項表示金庸后台初始化(Background initialization)
--Select Size:指定虛擬容器(Virtual disk)的大小,以GB為單位。通常,這個值是該磁盤組RAID級別的最大容量。Virtual disks欄下面會顯示相關RAID的最大容量。
16):點擊Accept按鈕,接受對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配置更改。或者點擊Reclaim按鈕返回到之前的設置。如圖16,點擊Accept按鈕后的界面,在Virtual Drivers下面的空白欄會出現綠色的VD0
17):點擊Next按鈕,結束對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配置。此時會顯示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的信息。
18):如果虛擬機驅動器(Virtual disk)的配置信息無誤,點擊Accept按鈕保存配置信息。否則,可以點擊Cancel按鈕來結束該操作並返回WeBIOS的主界面。或者,點擊Back按鈕返回到上一個界面,更改配置信息。
19:確認之后,會顯示初始化主界面,如下圖,可選擇相應初始化類型,完成后即可,至此,raid創建全部結束。(Riad0 Riad1 Riad5 Riad6)
20):以下步驟介紹如何配置RAID10.RAID50,RAID60
a. 如上圖所示左側窗口顯示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CTRL>鍵同時選中兩個多個處於Ready狀態的物理驅動器用來創建第一個磁盤組(Disk Group)。
b. 點擊右側窗口下的Accept DG選項,將選中的物理硬盤移動至右側磁盤組(Disk Groups)中的第一個磁盤組。如果需要撤銷以上操作,可以點擊 Reclaim 按鈕。
c. 左側窗口顯示物理驅動器(Physical Drivers)列表,可以按下<CTRL>鍵同時選中兩個或多個處於 Ready 狀態的物理驅動器用來創建第二個磁盤組(Disk group).(兩個磁盤組必須配置相同)
d. 點擊右側窗口下的 Accept DG 選項,將選中的物理硬盤移動至右側磁盤組(Disk Groups)中的第二個磁盤住。如果需要撤銷以上操作,可以點擊 Reclaim 按鈕。
e. 結束選擇硬盤步驟之后,點擊 Next.會進入設置擴展陣列的屏幕。如下圖
f. 在屏幕上左側的窗口顯示 Array Wigh Free Space 選項,按住 <CTRL>選擇一個磁盤組(Disk Group),然后點擊 Add to SPAN。已經選中的磁盤組(Disk Group)會顯示在右邊的Span 窗口。
g. 按下<CTRL> 鍵同時選中第二個磁盤組(Disk Group),然后按 Add to SPAN 按鈕。然后所選中的磁盤組(Disk Groups)會顯示在右邊的Span窗口中,如下圖:
h. 點擊 Next 按鈕。會進入設置虛擬驅動器(Virtual disk)屬性的頁面。如前面描述,可以做詳細參數的設置。具體參數和之前設定的一樣,只是RAID級別會變了。
21):若RAID發生異常苛責webios注解main的Logical View 里面顯示出相關信息如圖下所示,RAID5中有一款硬盤換掉,找不到磁盤,Driver顯示 SLOT1 插槽物理盤丟失,RAID5降級。
22):此時插入一塊新的物理磁盤(不能含有raid信息)系統會自動修復重建。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