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協議請求響應模型


HTTP協議請求響應模型:以”用戶登錄“這個場景來描述

第一步:客戶端發起請求到API接口層,操作:用戶在客戶端填寫用戶名和密碼,點擊登錄,發送請求。

第二步:api接收到客戶端發起的用戶請求,api對業務邏輯進行驗證,其會驗證用戶名和密碼是否合法,比如:用戶名要求必須為真實的手機號碼(第1位,1開頭,第二位,34578)如果驗證失敗,即用戶名不合法,那么此時需要給客戶端返回響應碼。這個響應碼是自定義的,比如碼值為1,2,3,1代表用戶名格式錯誤,2代表用戶名或密碼錯誤,3代表密碼格式錯誤(注意,這些驗證也可以在前端驗證)。如果驗證成功,api會將用戶輸入的數據發送給db層,數據庫會做create,read,update,delete操作(無論業務邏輯多復雜,在數據庫層面就做這4個操作)數據庫查詢成功返回1,失敗返回0。

第三步:DB會將返回的查詢數據庫的條目數給api(在登錄這個場景中,數據庫返回的是1或0,因為用戶名是不能重名的,如果查詢成功,則符合條件的數目是1,查詢失敗,則就返回0)。

第四步:api將返回成功或失敗的狀態碼給客戶端。

第五步:客戶端將返回的信息展示給用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