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備份,差異備份,增量備份的詳解


全備份(Full Backup)
  所謂全備份就是用一盤磁帶對整個系統進行完全備份,包括系統和數據。這種備份方式的好處就是很直觀,容易被人理解。而且當發生數據丟失的災難時,只要用一盤磁帶(即災難發生之前一天的備份磁帶),就可以恢復丟失的數據。然而它也有不足之處:首先由於每天都對系統進行完全備份,因此在備份數據中有大量是重復的,例如操作系統與應用程序。這些重復的數據占用了大量的磁帶空間,這對用戶來說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其次,由於需要備份的數據量相當大,因此備份所需時間較長。對於那些業務繁忙,備份窗口時間有限的單位來說,選擇這種備份策略無疑是不明智的。
   Ø         增量備份(Incremental Backup)
  就是每次備份的數據只是相當於上一次備份后增加的和修改過的數據。這種備份的優點很明顯:沒有重復的備分數據,即節省磁帶空間,又縮短了備份時間。但它的缺點在於當發生災難時,恢復數據比較麻煩。舉例來說,如果系統在星期四的早晨發生故障,丟失大批數據,那么現在就需要將系統恢復到星期三晚上的狀態。這時管理員需要首先找出星期一的那盤完全備份磁帶進行系統恢復,然后再找出星期二的磁帶來恢復星期二的數據,然后在找出星期三的磁帶來恢復星期三的數據。很明顯這比第一種策略要麻煩得多。另外這種備份可靠性也差。在這種備份下,各磁帶間的關系就象鏈子一樣,一環套一環,其中任何一盤磁帶出了問題都會導致整條鏈子脫節。
   Ø         差分備份(Differential Backup)
  就是每次備份的數據是相對於上一次全備份之后新增加的和修改過的數據。管理員先在星期一進行一次系統完全備份;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天里,管理員再將當天所有與星期一不同的數據(新的或經改動的)備份到磁帶上。舉例來說,在星期一,網絡管理員按慣例進行系統完全備份;在星期二,假設系統內只多了一個資產清單,於是管理員只需將這份資產清單一並備份下來即可;在星期三,系統內又多了一份產品目錄,於是管理員不僅要將這份目錄,還要連同星期二的那份資產清單一並備份下來。如果在星期四系統內有多了一張工資表,那么星期四需要備份的內容就是:工資表+產品目錄+資產清單。
  由此可以看出,全備份所需時間最長,但恢復時間最短,操作最方便,當系統中數據量不大時,采用全備份最可靠;差分備份在避免了另外兩種策略缺陷的同時,又具有了它們的所有優點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