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泛型的實現原理(轉)


由於前一段時間發現公司有些代碼重復性很大,可以使用泛型方法簡化,所以向領導提出,領導就讓我整理了一下關於泛型的只是分享給大家。

一、Java泛型介紹

 

    泛型是Java 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質是參數化類型,也就是說所操作的數據類型被指定為一個參數。這種參數類型可以用在類、接口和方法的創建中,分別稱為泛型類、泛型接口、泛型方法。

 

       Java泛型被引入的好處是安全簡單。

 

    在Java SE 1.5之前,沒有泛型的情況的下,通過對類型Object的引用來實現參數的“任意化”,“任意化”帶來的缺點是要做顯式的強制類型轉換,而這種轉換是要求開發者對實際參數類型可以預知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於強制類型轉換錯誤的情況,編譯器可能不提示錯誤,在運行的時候才出現異常,這是一個安全隱患。

 

    泛型的好處是在編譯的時候檢查類型安全,並且所有的強制轉換都是自動和隱式的,提高代碼的重用率。

 

    泛型在使用中還有一些規則和限制:

 

1、泛型的類型參數只能是類類型(包括自定義類),不能是簡單類型。

 

2、同一種泛型可以對應多個版本(因為參數類型是不確定的),不同版本的泛型類實例是不兼容的。

 

3、泛型的類型參數可以有多個。

 

4、泛型的參數類型可以使用extends語句,例如。習慣上成為“有界類型”。

5、泛型的參數類型還可以是通配符類型。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Class<?> classType = 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  

    泛型還有接口、方法等等,內容很多,需要花費一番功夫才能理解掌握並熟練應用。

二、Java泛型實現原理:類型擦出

       Java的泛型是偽泛型。在編譯期間,所有的泛型信息都會被擦除掉。正確理解泛型概念的首要前提是理解類型擦出(type erasure)。

       Java中的泛型基本上都是在編譯器這個層次來實現的。在生成的Java字節碼中是不包含泛型中的類型信息的。使用泛型的時候加上的類型參數,會在編譯器在編譯的時候去掉。這個過程就稱為類型擦除。

    如在代碼中定義的List<object>和List<String>等類型,在編譯后都會編程List。JVM看到的只是List,而由泛型附加的類型信息對JVM來說是不可見的。Java編譯器會在編譯時盡可能的發現可能出錯的地方,但是仍然無法避免在運行時刻出現類型轉換異常的情況。類型擦除也是Java的泛型實現方法與C++模版機制實現方式(后面介紹)之間的重要區別。

三、類型擦除后保留的原始類型

    原始類型(raw type)就是擦除去了泛型信息,最后在字節碼中的類型變量的真正類型。無論何時定義一個泛型類型,相應的原始類型都會被自動地提供。類型變量被擦除(crased),並使用其限定類型(無限定的變量用Object)替換。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class Pair<T> {    
  2.   private T value;    
  3.   public T getValue() {    
  4.     return value;    
  5.   }    
  6.   public void setValue(T  value) {    
  7.     this.value = value;    
  8.   }    
  9. }    

 Pair<T>的原始類型為: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class Pair {    
  2.   private Object value;    
  3.   public Object getValue() {    
  4.     return value;    
  5.   }    
  6.   public void setValue(Object  value) {    
  7.     this.value = value;    
  8.   }    
  9. }  

    因為在Pair<T>中,T是一個無限定的類型變量,所以用Object替換。其結果就是一個普通的類,如同泛型加入java變成語言之前已經實現的那樣。在程序中可以包含不同類型的Pair,如Pair<String>或Pair<Integer>,但是,擦除類型后它們就成為原始的Pair類型了,原始類型都是Object。

 

如果類型變量有限定,那么原始類型就用第一個邊界的類型變量來替換。

比如Pair這樣聲明: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public class Pair<T extends Comparable& Serializable> {   

    那么原始類型就是Comparable

 

    注意:

    如果Pair這樣聲明public class Pair<T extends Serializable&Comparable> ,那么原始類型就用Serializable替換,而編譯器在必要的時要向Comparable插入強制類型轉換。為了提高效率,應該將標簽(tagging)接口(即沒有方法的接口)放在邊界限定列表的末尾。

    要區分原始類型和泛型變量的類型

    在調用泛型方法的時候,可以指定泛型,也可以不指定泛型。

    在不指定泛型的情況下,泛型變量的類型為 該方法中的幾種類型的同一個父類的最小級,直到Object。

    在指定泛型的時候,該方法中的幾種類型必須是該泛型實例類型或者其子類。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public class Test{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不指定泛型的時候*/    
  4.     int i=Test.add(1, 2); //這兩個參數都是Integer,所以T為Integer類型    
  5.     Number f=Test.add(1, 1.2);//這兩個參數一個是Integer,以風格是Float,所以取同一父類的最小級,為Number    
  6.     Object o=Test.add(1, "asd");//這兩個參數一個是Integer,以風格是Float,所以取同一父類的最小級,為Object    
  7.     
  8.     /**指定泛型的時候*/    
  9.     int a=Test.<Integer>add(1, 2);//指定了Integer,所以只能為Integer類型或者其子類    
  10.     int b=Test.<Integer>add(1, 2.2);//編譯錯誤,指定了Integer,不能為Float    
  11.     Number c=Test.<Number>add(1, 2.2); //指定為Number,所以可以為Integer和Float    
  12.   }    
  13.   
  14.   //這是一個簡單的泛型方法    
  15.   public static <T> T add(T x,T y){    
  16.     return y;    
  17.   }    
  18. }    

    其實在泛型類中,不指定泛型的時候,也差不多,只不過這個時候的泛型類型為Object,就比如ArrayList中,如果不指定泛型,那么這個ArrayList中可以放任意類型的對象。

四、C++模板實現

    雖然我不懂C++,但是我也在網上找了下C++的實現方式。

    在c++中為每個模板的實例化產生不同的類型,這一現象被稱為“模板代碼膨脹”。

比如 vector<int>, vector<char>, vector<double>, 這里總共會生成3份不同的vector代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