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於公司戰略的原因,odoo在我實習的第14天以后就讓我轉到對騰訊的藍鯨智雲的學習。
藍鯨智雲是騰訊的Saas+Paas的綜合運維平台。
這三星期,或許不止三個星期,我經歷了藍鯨的藍鯨平台的部署(linux),Saas應用的開發(騰訊魔改版的Django),數據的獲取(Zabbix的Api),可以說對運維方面和django中前后端交互,和調取api方面有了很深刻的理解。
最終成果展示
使用藍鯨的原因
- 公司以前最主要運用的是zabbix
- 但是zabbix重監控弱運維,而藍鯨是Saas+Paas,兩者兼顧。
- 因為是對藍鯨的評估階段,所以由我去測試藍鯨。
不友好的藍鯨
- 起初公司在看藍鯨的文檔與白皮書時,認為藍鯨開源給足了api的接口和數據的調用
- 但是真正去運用時發現藍鯨並不友好
- 開源的只是Saas運用,API能調用的數據幾乎沒有
- 所以只能從Zabbix中調用數據,前后我學習了如何調取API,且封裝了Zabbix的API在藍鯨中使用
具體學習到了什么
因為藍鯨接觸的緯度太多了,所以各方面都學到了很多
Linux方面
- 掌握了Liunx的操作,指令
- 藍鯨繁瑣的部署:傳送門
腳本方面
- shell腳本的學習:獲取Linux服務器的 cpu,內存,硬盤大小
- powershell腳本的學習:獲取Window服務器的 cpu,內存,硬盤大小
- python腳本的學習:運用psutil插件獲取Window服務器的 cpu,內存,硬盤大小
Zaabix方面
- Zabbix導入服務器,網絡設備
- 熟悉運用Zabbix API
Django方面
- 前端: 運用bootstrap框架構造響應式布局,ajax獲取后端數據並渲染html。
- 后端: 在Django的框架中,設計View中代碼邏輯與算法,設計數據庫model,並對封裝好的Zabbix API進行獲取隨后導入數據庫緩存,且傳參給前端。
總結
- 很抱歉的是,在這部署開發藍鯨這二十多天一直沒有更新博客,在更新這篇的時候,其實已經實習了60多天了。
- 所以開發藍鯨時的細節,走過的路,遇到的坑雖然熟悉掌握,但是現在想表達出來卻很難,只能做一個總結。
- 從這次的藍鯨之旅,讓我從運維到前端到后端都有了深刻的認識與見解,知道了開發的具體流程,在我接下來的開發路上做好了一個良好的鋪墊。
- 希望自己保持學習的初心,穩步前進,成為別人眼中的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