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服務由傳輸協議實現,兩個傳輸實體之間的通信必須使用傳輸協議。傳輸協議在有些方面類似於數據鏈路協議。這兩種協議都要處理:
錯誤控制
順序性
流量控制
以及其他一些問題
然而,兩者之間也存在重大差別,這些差別是因為這兩種協議的運行環境不同而造成的,如下圖所示
首先,在點到點鏈路上,無論是電纜還是光纖,路由器不必指定它要與哪一台路由器進行通話---每條出境線路直接通向一台特定的路由器。而在傳輸層,必須顯示地指定接收方的地址。
其次,在一條線路上建立一個連接的過程非常簡單:另一端總是在那里。兩邊都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即使在無線鏈路上,建立過程也沒有多大的不同,只要發出的消息足夠到達所有的其他接收方。如果因發生錯誤而消息沒有被確認,可以再次重發。而在傳輸層中,初始的連接建立過程非常復雜,比如TCP三次握手四次揮手。
再次,網絡存在着潛在的存儲容量,且網絡具有延遲和重復數據包的 特性所產生的后果有時是災難性的,因此這要求使用特殊的協議,以便正確地傳輸信息。
最后,這兩層都需要緩沖和流量控制,當一幀到達時,鏈路總是有緩沖區可用。在傳輸層中,由於必須要管理大量的連接並且每個連接獲得的帶寬卻又是可變的,因此,為每條線路分配多個緩沖區的思路不再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