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find命令的使用和總結


背景:find命令十分的好用,特別是在查找文件的時候,這個時候需要和文件通配符一起使用。

 

1 前言

我們為什么要學會使用find命令?

每一種操作系統都有成千上萬的文件組成,對於linux這樣“一切皆文件”的操作系統來說更不例外,大家應該都能很輕松使用windows下的文件查找功能,但是對linux這一功能可能並不是很熟悉。

其實想玩linux的你更要牢牢掌握這個命令,因為linux不像windows那樣有固定的文件名后綴,並且因為linux陣營下百家爭鳴的特性,一個相同的文件在不同的發行版,可能會有不同,所以如果你能牢牢掌握find命令的使用,你在摸索linux的道路上將會順利很多,同時你會發現linux下文件查找功能其實很簡單,而且要比windows下查找功能強大很多很多!好,下面進入正題

2 find介紹 

Linux下查找文件的命令有兩個:locate 和 find

首先說下locate,locate這個命令是對其生成的數據庫進行遍歷(生成數據庫的命令:updatedb),這一特性決定了用locate查找文件速度很快,但是locate命令只能對文件進行模糊匹配,在精確度上來說差了點,簡單介紹下它的兩個選項:

  #locate 

        -i        //查找文件的時候不區分大小寫 比如:locate  –i   passwd

       -n       //只顯示查找結果的前N行     比如:locate  -n  5   passwd

 

下面重點說下find,find在不指定查找目錄的情況下是對整個系統進行遍歷查找

 2.1 語法

  使用格式 :  

 find  [指定查找目錄]  [查找規則]  [查找完后執行的action]

 

  [指定查找目錄]例如:

 

ps:這里要注意的是目錄之間要用空格分開

 2.2 查找規則

[查找規則

    

(1)根據文件名查找

 #  -name       //根據文件名查找(精確查找)

 #  -iname       //根據文件名查找,但是不區分大小寫 

 

這里另外介紹下文件名通配符的知識

 

*表示  通配任意的字符

           

 

?表示  通配任意的單個字符

 

         

[ ] 表示 通配括號里面的任意一個字符

 

     (2)根據文件所屬用戶和組來查找文件

#  -user         //根據屬主來查找文件

 #  -group        //根據屬組來查找文件

          (3)根據uid 和 gid來查找用戶

 #find  /tmp  -uid  500  //查找uid是500 的文件

 #find  /tmp  -gid  1000 // 查找gid是1000的文件

          (4)-a  and  -o  and  –not的使用

ps:有用

# -a 連接兩個不同的條件(兩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

# -o 連接兩個不同的條件(兩個條件滿足其一即可)

# -not 對條件取反的

 

 

      

 

    (5)根據文件時間戳的相關屬性來查找文件

          我們可以使用stat命令來查看一個文件的時間信息 如下:

 

      

 

復制代碼
           #-atime

           #-mtime

           #-ctime

           #-amin

           #-mmin

           #-cmin
復制代碼

   所以這里atime,mtime,ctime就是分別對應的“最近一次訪問時間”“最近一次內容修改時間”“最近一次屬性修改時間”,這里的atime的單位指的是“天”,amin的單位是分鍾  

 

          #find  /tmp  –atime  +5           //表示查找在五天內沒有訪問過的文件(也就是5天前天沒訪問的文件)

          #find  /tmp  -atime  -5            //表示查找在五天內訪問過的文件

          ps:在清理日志的時候,一般使用的是——最近一次內容修改的時間

find -mtime +30 -name "*[0-9]*" -exec rm {} \;

 

 

          (6)根據文件類型來查找文件

復制代碼
          -type

                      f     // 普通文件

                      d     //目錄文件

                      l     //鏈接文件

                      b     //塊設備文件

                      c     //字符設備文件

                      p     //管道文件

                      s     //socket文件                
復制代碼

 

         

        (7)根據大小來查找文件

               -size

          #find  /tmp  -size   2M           //查找在/tmp 目錄下等於2M的文件

          #find  /tmp  -size  +2M           //查找在/tmp 目錄下大於2M的文件

          #find  /tmp  -size  -2M           //查找在/tmp 目錄下小於2M的文件

           (8)根據文件權限查找文件

              -perm

          #find  /tmp  -perm  755           //查找在/tmp目錄下權限是755的文件

          #find  /tmp  -perm  +222          //表示只要有一類用戶(屬主,屬組,其他)的匹配寫權限就行

          #find  /tmp  -perm  -222          //表示必須所有類別用戶都滿足有寫權限

 

           (9)-nouser  and  -nogroup

          #find  /  -nogroup –a –nouser       //在整個系統中查找既沒有屬主又沒有屬組的文件(這樣的文件通常是很危險的,作為系統工程師的我們應該及時清除掉)

 

  2.3 [查找完執行的action]

復制代碼
         # -print                                 //默認情況下的動作

         # -ls                                     //查找到后用ls 顯示出來

         # -ok  [commend]                //查找后執行命令的時候詢問用戶是否要執行

        # -exec [commend]              //查找后執行命令的時候不詢問用戶,直接執行
復制代碼

 

 

 

這里要注意{}的使用:替代查找到的文件

 

 

#刪除查找到的超過30天沒有訪問過文件  
find  /tmp  -atime  +30  –exec rm –rf  {}  \; 

 

     我們也可以使用xargs來對查找到的文件進一步操作

    
………………………………………………………………………………………ok!     以上就是關於find的使用方法,排版有點失敗,主要是字體調粗后無法調細了,悲催……但是希望各位讀者看完這邊博客后能有所收獲…
 3 補充知識

1.刪除文件命令:

find 對應目錄 -mtime +天數 -name "文件名" -exec rm -rf {} \;

實例命令:

find /opt/soft/log/ -mtime +30 -name "*.log" -exec rm -rf {} \;

說明:

將/opt/soft/log/目錄下所有30天前帶".log"的文件刪除。具體參數說明如下:

find:linux的查找命令,用戶查找指定條件的文件;

/opt/soft/log/:想要進行清理的任意目錄;

-mtime:標准語句寫法;

+30:查找30天前的文件,這里用數字代表天數;

"*.log":希望查找的數據類型,"*.jpg"表示查找擴展名為jpg的所有文件,"*"表示查找所有文件,這個可以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exec:固定寫法;

rm -rf:強制刪除文件,包括目錄;

{} \; :固定寫法,一對大括號+空格+\+;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