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原理與結構


  1. 計算機硬件能直接執行的是 機器語言
  2. 完整的計算機系統通常包括 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
  3. 計算機的字長與運算精確度密切相關,字長越長,數據位越多,小數或浮點數表示時能提高精確度
  4. CPU地址線數量與內存容量密切相關
  5. 關於計算機系統層次結構的描述中
  6.   低層用戶對硬件的透明性比高層用戶要低
  7.   指令集架構層是軟、硬件間的接口
  8.   低層代碼執行效率比高層代碼執行效率高
  9.   不同層次面向不同用戶,看到計算機的屬性不同
  10. 可用於評價計算機系統性能的指標是:字長,MIPS , CPI , IPC
  11. 同一程序在不同機器上運行時得到的MIPS值不一定相同
  12. 主頻高的機器性能不一定高

------------------------------------分隔符--------------------------------

 

存儲系統:

  1. 32位處理器的最大虛擬地址空間為 4G (2^32)
  2. 在虛存、內存之間進行地址變換時,功能部件  MMU  將地址從虛擬(邏輯)地址空間映射到物理地址空間
  3. 在程序執行過程中,Cache與主存的地址映象是由  硬件自動完成
  4. 某計算機的存儲系統由cache和主存組成。某程序執行過程共訪存2000次 ,其中訪問cache缺失(未命中) 100次 , 則該程序執行過程中Cache的命中率為  95%
  5. 在 Cache的地址映射中, 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塊均可映射到Cache內任意一行的位置上, 則這種映射方法稱為
    全相聯映射
  6. 采用虛擬存儲器的主要目的是 擴大主存儲器的存儲空間, 且能進行自動管理和調度
  7. 虛擬存儲器中, 程序執行過程中實現虛擬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部件(系統)是 操作系統和MMU配合完成
  8. 相聯存儲器是按(  內容  )進行尋址訪問的存儲器
  9. 程序具有較好的時間和空間局部性 能更好地發揮Cache的作用
  10. 地址轉換是指把邏輯地址轉換為物理地址,地址轉換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缺頁”,MMU在地址轉換過程中要訪問頁表項
  11.  假定主存按字節編址,cache共有64行,采用4路組相聯映射方式,主存塊大小為32字節,所有編號都從0開始。問主存第3000號單元所在主存塊對應的cache組號是   13
  12.  A、直接映射是多對一的映射關系 (即主存的多個數據塊映射到Cache的同一行)  C、直接映射方式沖突率比組相聯方式有更高,因此,前者的命中率會更低  D、全相聯映射方式比較適用於小容量Cache​在Cache容量相等條件下,組相聯方式的命中率比直接映射方式有更高的命中率
  13. CaChe行大小與主存塊大小一致,分離CaChe(也稱哈佛結構)是指存放指令的CaChe與存放數據CaChe分開設置
    CaChe對程序員透明
  14. 采用直接映射時,CaChe無需使用替換算法
  15.   A、Cache存儲器中存放的內容是特定內存的副本,而不是全部內存內容的副本.  B、Cache速度要高於內存,更高於磁盤​  C、Cache的命中率在90%以上,根據Cache的工作原理,正在訪問的指令和數據大部分是從Cache 中命中的, 說明正在被處理的指令和數據存90%以上放在Cache中  D、Cache和內存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部件,不屬於內存的特定區域
  16. 與Cache的命中率有關的是:Cache的總容量,替換算法,Cache塊大小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