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頹喪的感覺
頹喪,一般指精神萎靡不振,情緒消沉,多用於消極的人身上;有時候也用於別處,比如說《紅樓夢》第七六回中就有一句:“因又嘆道:‘詩固新奇,只是太頹喪了些!’”
不管怎么說,這個詞相關的主題很少會在朋友圈看到;因為人們需要樹立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形象嘛。
我呢,是一個比較隨心的程序員。頹喪的時候也發了一條朋友圈說:
由於感冒,渾身乏力,整個人就特別的頹喪,於是就趁機放縱了一下自己。熬夜刷完了《長安十二時辰》,本來以為這部電視劇就十二集,想着一口氣看完算了,誰知道刷完十二集還有十二集,我天吶。
刷完電視劇我覺得不過癮,又追了一遍 DOTA2 的 TI9 比賽。第一次打刀塔,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
我本意是求安慰的,結果好些個老讀者就留言說:“二哥,你可以把這種焦慮和頹喪寫一篇文章分享下嗎?”我想着,把自己當做反面教材也算是給大家的一點參照吧,就寫唄。
不過,寫之前有一點點后悔,搞不好這會惹來不少批評的聲音:“你丫的能不能寫點積極樂觀的東西啊!”可已經答應了老讀者,咱“不能退”啊!
02、頹喪的原因
漫漫人生路,總會有人莫名其妙地陷入頹喪的階段。
我頹喪的起因蠻簡單的,就是感冒嘛。感冒分兩種,一種為風寒,另外一種為風熱。我屬於前一種,這么熱的天,特別怕冷,一吹空調就頭疼,還沒辦法不吹;大熱天的,我還得加個馬夾——看起來傻乎乎的。另外就是鼻塞,嚴重的鼻塞,晚上睡覺需要張大嘴巴。
不知道誰說的啊:“感冒吃葯需要一星期,不吃葯呢,需要七天。”真的是很無奈啊,風寒感冒顆粒我吃了不少包,沒多大用處;朋友推薦的“姜絲+枸杞+紅糖”熬十分鍾的秘方也不怎么見效。
於是呢,這種身體上的萎靡就引發了精神上的消沉。看書看不下去,寫作寫不下去;工作更不想去處理,老板喊我去上班,我愣是不想去,感覺沒意思得很。
總之呢,正兒八經的事情是一個也不想做。那怎么熬過去這每天的 24 小時呢?
刷電視劇是一個絕妙的辦法,哈哈。前天晚上我愣是刷到半夜兩點多,眼睛已經疲憊得睜不開了,人也很困,但就是不忍心去睡覺。檀棋的一聲大叫沒想到猛地吵醒了熟睡的老婆,她看我還在刷劇,就特別惱火,硬是拔了電源呵斥我去睡覺。
沒辦法,只能躺到床上,但是怎么也睡不着,輾轉反側,感覺無盡的黑暗就要把自己吞噬了。
03、生存的壓力
說實話,這個社會的生存壓力還是蠻大的——又來怪社會了。
主業的工作我基本上處於放棄了的狀態,去辦公室就權當是給自己一個不宅在家的理由。沒有辭職的原因是上下班時間相對自由,可以接送女兒上下學,關鍵是順帶掙點零花錢。
這年頭,如果老人不能幫忙照顧小孩的話,真的是很需要一個自由的上下班時間。老婆因為工作制度的原因,時間沒我這么自由;再加上,她的工作環境相對比我好很多,所以掙得也比我多。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倆也都算是中產收入,不缺吃不缺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內心的焦慮主要來源於如何更上一層樓!
我的收入來源,很多老讀者都知道。工資是一方面,外包是一方面,寫作的稿費是一方面。本來寄予厚望的公眾號收入,還一直未能打開局面(這可能是焦慮的主因)。
因為寫作,遇到過不少大佬(動輒就月入上萬的,很多很多),向他們討教過不少經驗,但這些可操作的方法,很多自己都懶得去實踐,慚愧慚愧啊。
04、像我這樣頹喪的人
因為寫作,就認識不少讀者,隔三差五就會有一些頹喪的程序員同行找我尋求建議。
比如說小何,他就說(括號里的我指“我”):
二哥,首先感謝你能通過好友(這個真不用感謝,我很樂意有人找我,快來加我)。
我今年 32 歲,畢業於一家不知名的院校(我也是,怕提學校的名字,怕給學校丟臉)。目前在深漂,從事 Java 后台的開發工作。到目前為止,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靠,我也是)。
我也寫過兩年的技術博客,這個月也開始做自己的公眾號了(且做且珍惜啊,真的挺難的)。但精力確實不如年輕人了,又有家庭的重擔,自己水平也有限,想變得優秀,但總感覺技不如人那。
年紀的漸增,精力的不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渴望,想請教一下二哥是如何平衡各方面壓力的。
遇到這樣的讀者,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我真沒什么好的建議啊。
我遇到過很多大師級的人物,每當你拋出一個問題,他都能夠像變了魔法一樣給出長篇大論的建議。當時除了說一句“受教了”,就是再發一個“66.6”元的紅包。
像我這樣陷入困頓,偶爾頹喪的人估計不在少數啊。這讓我想起了托爾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寫的那句話:“成功的人都是成功的,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失敗。”(略微改編了一下)
05、如何走出頹喪
走出頹喪的方法很簡單:刷電視劇!
雖然我是在開玩笑,但這真的是我在踐行的一種方法。人嘛,七情六欲總是會有的,酸甜苦辣咸的人生百態總要都嘗一嘗,才算圓滿。
《長安十二時辰》里靖安司的一名官員曾和他老婆(舅公讓去洛陽的那個)說過一段話:
我沒想過要做多大的官,我就是想,靖安司遇到麻煩的時候,我能夠回去幫得上忙。
這就對了,大千世界,總有一些牛逼的人(張小敬、龍波、李必);但更多的是一些普通的人。
我記憶最鮮明的配角有兩個:一個是崔器,一個是姚汝能。
崔器想在錦綉的長安混出個模樣,阿兄為他鋪了很多的路,為了升官,他甚至背叛過張小敬;但最終呢,他戰死在了靖安司,作為一名光榮的兵。
姚汝能呢,背着沉甸甸的包袱,他祖父是明相姚崇,他也背叛過;但卻拼命就了檀棋。
人嘛,並不是心有多高就要怎么怎么樣——這不是什么中庸的話,這是真理。崔器和姚汝能都陷入過頹喪,但怎么走出來的呢?選擇做“善”的那個。
還是因為寫作的原因,就有一些讀者誇我很牛逼,比很多人厲害。諸如此類的話,我聽在耳里,感謝他們的稱贊,但我知道自己幾斤幾兩。我算不上優秀(鐵打的事實),也在努力地向前奔跑着;但可能向前跑了三千步,過一段時間又向后退了兩千步。
06、最后
我呢,在頹喪的時候選擇讓自己頹喪着;但走出頹喪的時候,又會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地往前奔跑着。
你呢?在頹喪的時候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