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getBytes()方法


在Java中,String的getBytes()方法是得到一個操作系統默認的編碼格式的字節數組。這個表示在不同情況下,返回的東西不一樣! 

    String.getBytes(String decode)方法會根據指定的decode編碼返回某字符串在該編碼下的byte數組表示,如: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byte[] b_gbk = "深".getBytes("GBK");   
  2. byte[] b_utf8 = "深".getBytes("UTF-8");   
  3. byte[] b_iso88591 = "深".getBytes("ISO8859-1");   
  4. byte[] b_unicode = "深".getBytes("unicode");  

    將分別返回“深”這個漢字在GBK、UTF-8、ISO8859-1和unicode編碼下的byte數組表示,此時b_gbk的長度為2,b_utf8的長度為3,b_iso88591的長度為1,unicode為4。 

    而與getBytes相對的,可以通過new String(byte[], decode)的方式來還原這個“深”字時,這個new String(byte[], decode)實際是使用decode指定的編碼來將byte[]解析成字符串。 

Java代碼   收藏代碼
  1. String s_gbk = new String(b_gbk,"GBK");   
  2. String s_utf8 = new String(b_utf8,"UTF-8");   
  3. String s_iso88591 = new String(b_iso88591,"ISO8859-1");   
  4. String s_unicode = new String(b_unicode, "unicode");  

     通過打印s_gbk、s_utf8、s_iso88591和unicode,會發現,s_gbk、s_utf8和unicode都是“深”,而只有s_iso88591是一個不認識的字符,為什么使用ISO8859-1編碼再組合之后,無法還原“深”字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ISO8859-1編碼的編碼表中,根本就沒有包含漢字字符,當然也就無法通過"深".getBytes("ISO8859-1");來得到正確的“深”字在ISO8859-1中的編碼值了,所以再通過new String()來還原就無從談起了。 

    因此,通過String.getBytes(String decode)方法來得到byte[]時,一定要確定decode的編碼表中確實存在String表示的碼值,這樣得到的byte[]數組才能正確被還原。 

    有時候,為了讓中文字符適應某些特殊要求(如http header頭要求其內容必須為iso8859-1編碼),可能會通過將中文字符按照字節方式來編碼的情況,如 

    String s_iso88591 = new String("深".getBytes("UTF-8"),"ISO8859-1"), 

    這樣得到的s_iso8859-1字符串實際是三個在 ISO8859-1中的字符,在將這些字符傳遞到目的地后,目的地程序再通過相反的方式String s_utf8 = new String(s_iso88591.getBytes("ISO8859-1"),"UTF-8")來得到正確的中文漢字“深”。這樣就既保證了遵守協議規定、也支持中文。 

    同樣,在開發會檢查字符長度,以免數據庫字段的長度不夠而報錯,考慮到中英文的差異,肯定不能用String.length()方法判斷,而需采用String.getBytes().length;而本方法將返回該操作系統默認的編碼格式的字節數組。如字符串“Hello!你好!”,在一個中文WindowsXP系統下,結果為12,而在英文的UNIX環境下,結果將為9。因為該方法和平台(編碼)相關的。在中文操作系統中,getBytes方法返回的是一個GBK或者GB2312的中文編碼的字節數組,其中中文字符,各占兩個字節,而在英文平台中,一般的默認編碼是"ISO-8859-1",每個字符都只取一個字節(而不管是否非拉丁字符)。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應該給其傳入字符編碼字符串,即String.getBytes("GBK").length。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