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操作系統和實時操作系統


分時操作系統:

分時操作系統將系統處理機時間與內存空間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划分時間片),采用輪轉運行方式輪流地切換給各終端用戶的程序使用(例如規定每個作業每次只能運行一個時間片)。由於時間間隔很短,每個用戶就感覺像獨占全機一樣,這樣就解決了主機共享問題。而對於人機交互,為實現用戶鍵入命令后能對自己的作業及其運行及時控制或修改,各個用戶的作業都必須留在內存中(作業在磁盤上是不能運行的),用時間片進行切換管理。分時操作系統的特點是可有效增加資源的使用率,支持人機交互與資源共享。例如UNIX系統就采用了剝奪式動態優先的CPU調度以支持分時操作。

簡而言之,分時操作系統的核心原理在於將作業直接放入內存,並引入了時間片的概念,采用輪轉運行的方式,規定每個作業每次只能運行一個時間片,然后就暫停該作業並立即調度下一個作業運行。在不長的時間內使所有的作業都執行一個時間片的時間,便可以使每個用戶都能及時地與自己的作業進行交互,從而使用戶的請求得到及時響應。這樣就解決了在分時系統中最重要的及時接收、及時處理問題。

 

特征
與其前輩批處理系統相比,分時系統有如下幾個特點:

·多路性:系統允許將多台終端同時連接到一台主機上,並按分時原則為每個終端分配系統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使用費用。

·獨立性:各終端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干擾,每個用戶都感覺像一人獨占主機一樣。

·及時性:用戶的請求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響應。

·交互性:用戶可通過終端與系統進行人機對話,例如請求多方面的服務。

實時操作系統:

在某些領域(如軍事、工業、多媒體等)要求系統能夠實時響應並安全可靠,實時操作系統在這樣的需求下誕生。因此實時操作系統是指是指當外界事件或數據產生時,能夠接受並以足夠快的速度予以處理,其處理的結果又能在規定的時間之內來控制生產過程或對處理系統做出快速響應,調度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完成實時任務,並控制所有實時任務協調一致運行的操作系統。
實時操作系統的處理機制與分時操作系統在底層原理上相同,但實時操作系統有其獨特的要求,例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特定功能等。實時操作系統有為特定應用設計的也有通用的,很多通用的系統,例如IBM的OS/390、微軟的Windows NT等,都有實時系統的特征。因此即使一個操作系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實時系統,它們也能解決一部分實時應用問題,故不必過於糾結。

 

分時系統與實時系統比較·

.多路性:兩者都具有多路性。軟實時與分時系統中的多路性表現為系統按分時原則為多個任務終端用戶服務;硬實時則指系統周期性地對多路現場信息進行采集以及對多個對象或多個執行機構進行控制。

·獨立性:兩者都具有獨立性。每個終端用戶在向分時系統提出服務請求時,是彼此獨立的操作,互不干擾;而在實時控制系統中信息的采集和對對象的控制,也彼此互不干擾。

·及時性:實時信息系統對實時性的要求與分時系統類似,都是以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時間來確定;而實時控制系統的及時性,則是以控制對象所要求的開始截止時間或完成截止時間來確定的,一般為秒級、百毫秒級直至毫秒級,甚至有的要低於100微秒。

·交互性:實時信息處理系統具有交互性,但這里人與系統的交互,僅限於訪問系統中某些特定的專用服務程序。它不像分時系統那樣能向終端用戶提供數據處理服務、資源共享等服務。

·可靠性:分時系統要求系統可靠,相比之下,實時系統則要求系統高度可靠。因為任何差錯都可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無法預料的災難性后果。因此,在實時系統中,采取了多級容錯措施來保證系統的安全及數據的安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