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cli腳手架項目中組件的使用


在webpack-simple模板中,包括webpck模板。一個.vue文件就是一個組件。

 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webpack干活了!webpack的將我們所有的資源文件進行打包。同時webpack還能將我們的html(template)、css、js文件通過模板編譯的方式將這些文件打包成一個.vue的文件。

為什么在vue-cli項目中能使用.vue的文件?

比如有這之前的一個自定義的組件:

    Vue.component('app-header', {
        template: '<div>A custom component!</div>'
    })

我們可以把template提取出來,例如:

<script type="text/x-template" id="head-template">
  <div class="head">
    <h1>{{ title }}</h1>
  </div>
</script>
Vue.component('app-header', {
    template: '#head-template',
    data: {
        title: '我是頭部'
    }
})

如果是這樣的去寫我們的組件的話,太復雜了,后期還不好去維護。可能大家現在還感覺不出來,如果寫更多功能或者用到組件時會相互嵌套,那就更加的麻煩了。還好官方推出的vue-cli工具,基本不用任何的額外的代碼,很快的就可以構建出一套完整的環境。

<template>
  <div class="header">
    <h1> {{ title }} </h1>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ualt {
    data: function() {
      return {
        title: '我是頭部'
      }
    }
  }
</script>

<style>
  .header {
    color: red;
  }
</style>

上面代碼 有三部分,template標簽中就是我們要寫的組件結構,script標簽中就是我們要寫的業務邏輯,style標簽中就是我們要寫的該組件的樣式。這三部分,我們通過vue-loader這個插件,將這三部分共同組合成了一個.vue文件。我們稱這種.vue的文件就是一個組件。

另外上面的代碼,我們發現有個export default語法,其實呢,這個東西,跟我們的python模塊化有點類似。在es6 Module中,webpack這個工具通過babel-loader這個loader將我們的es6 Module語法進行解析,從而讓我們的export default語法和import 'xxx'語法在瀏覽器中識別。

我們總結一句話:export default xxx 就是拋出一個模塊(一個js文件就是一個模塊), import 'xxx' from 'aaa'就是從剛剛拋出的文件路徑中,導入此模塊。有import就一定有export default.

 

接下來我們我編輯器中打開我們的項目目錄,查看一下結構:

打開src文件夾,我們先從項目的入口文件main.js文件: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關心去書寫App.vue組件中定義的內容就可以了。

大家一開始學習呢,先將App.vue文件中的內容全部刪掉,跟着我一起書寫里面的主要內容。

在該組件中,我們可以書寫三部分,就是之前咱們學習的HTML、CSS、JS.

<template>
  <!-- 該組件的模板結構(HTML) -->
</template>
<script>
  // 該組件的DOM操作
</script>
<style>
/*該組件的樣式屬性*/
  
</style>

因為在main.js中有:

import App from './App.vue'

所以,我們必須在當前組件中寫入export default,那么后面的書寫就是用到了咱們之前的學習的語法。

在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App',
    data(){
      return {
        //必須是一個函數,要有返回值,返回空對象也是有返回值
      }
    }
  }

在template中

<!--一定是閉合標簽-->
<div class="app"> 
      <h3>{{ msg }}</h3>
</div>

如果此時你的命令行工具還是保持開啟的裝備的,那么你會發現如下頁面:

如果沒有重啟項目,請再次執行如下命令啟動項目:

npm run dev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可以在App.vue組件中將我們之前學習到的知識運用進來。

比如我們的指令系統:

  1. v-if  條件渲染
  2. v-show  顯示隱藏
  3. v-for  遍歷多條數據
  4. v-bind   綁定屬性
  5. v-model   表單控件的數據雙向綁定
  6. v-on  綁定事件
  7. v-html  渲染html標簽元素

我們還可以使用實例對象的方法:

  1. 計算屬性的computed方法來監聽屬性
  2. methods方法中聲明事件的方法
  3. .......

---------------------------------------------------

補充:

.vue就是一個組件
webpack + node.js 將我們的項目更加方便化
更有助於開發者的快速開發

創建組件 

一個組件有三部分組成

--------------
創建項目:
1. cd 當前目錄下
2. vue init webpack-simple 01
3. 接下來 根據提示操作
4. cd 01
5. npm install
6. npm run dev
7. 只關心src下的文件夾里面的文件

 

App.vue

1.先引入子組件 

2.掛載

 
<!-- 一個組件有三部分組成 --> <template> <!-- 頁面的結構 --> <div class="app"> <h3>{{msg}}</h3> <p>嘿嘿</p> <Vheader></Vheader> <Vcontent></Vcontent> <Vfooter></Vfooter> </div> </template> <script> //1.先引入子組件 import Vheader from './components/Vheader.vue' import Vcontent from './components/Vcontent' import Vfooter from './components/Vfooter' export default{ name : 'App', data(){ return { msg:"hello 組件" } }, methods:{ }, computed:{ }, // 2.掛載  components:{ Vheader, Vcontent, Vfooter, } } </script> <style> </style>

 

Vheader.vue

每個樣式想獨立; 加 scoped

 
<template> <div class="nav"> 我是header <h3>頭</h3>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name:'Vheader', data(){ return { } } } </script> <style scoped> h3{color: red} </style>

 

Vcontent

<template> <div class="content"> 我是content <h3>內容</h3>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name:'Vcontent', data(){ return { } } } </script> <style scoped> h3{color: green;} </style>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