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要觀點 :陳鶴琴認為,幼兒的各種知識和能力都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獲得,因此,在促進課程實施游戲化方面,也就有了需要注意的問題:需要教育者准備適宜、豐富、具有支持性的游戲材料和游戲。這讓我聯想到我們日常開展的自主性游戲,它也是幼兒的一個自我學習、娛樂、交往的過程,但是自主性游戲的開展是有目的的、提前精心預設好的,根據班級幼兒的實際發展情況而制定和不斷更換的。如在主題活動《好玩的小實驗》中,第一周幼兒嘗試用畫好了線的彩色方塊紙制作小風車,因為是初次嘗試,難度有所降低,對角線等都已經預先畫好,只要幼兒沿着線剪下再訂好即可;而在第二周的小風車制作中就增加了難度:只有正方形的紙,需要幼兒自己根據中心對齊的規律添畫裝飾小風車的正面,再自己按照對角線對折、剪下。雖然兩周都是進行風車制作,但兩周的難度要求都不一樣。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逐漸獲得了畫面整體設計和布局、審美欣賞、動手能力等多項進步,這也就是適宜的游戲材料帶給幼兒的自我學習的過程。同時,陳鶴琴還指出,教學游戲化還要注意多個原則:第一,要注意方法與目的的配合;第二,游戲應當提供多數人活動的機會,以每個兒童都能參加為標准;第三,以“做”為中心,是“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教學運用。注意到這些原則,合理地展開游戲,幼兒也就能在“教”和“學”中共同進步。
學習認識體會 : “游戲化教學”是陳鶴琴中心活動的組織教學法中比較重要和典型的一個教學方法。早在半個多世界之前,陳鶴琴對游戲的重要價值就有了深刻認識:“兒童的生活可以說就是游戲”、“他游戲的時候,會忘了自己,用全副的經歷,去做他的游戲”……因此,“教學游戲化原則”也成為陳鶴琴活教育的基本原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