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簡介
HTML是互聯網上應用最廣泛的標記語言。HTML文件就是普通文本+HTML標記,而不同的HTML標記能表示不同的效果。(簡單的說HTML是超文本標記語言)
HTML5
草案的前身名為 Web Applications 1.0
,於2004年被WHATWG
提出,於2007年被W3C
接納,並成立了新的 HTML
工作團隊。
如果從狹義的角度來講,HTML5
就是HTML4
的新一代產品。
而如果從廣義的角度來講,則是新一代的富客戶端解決方案
。
1. HTML到HTML5
- 元素的標簽名大小寫混雜的情況。
- 元素沒有合理結束的情況。
- 元素中使用了屬性,但沒有制定屬性值的情況。
- 為元素的屬性制定屬性值時沒有使用引號。
2. HTML5的優勢
支持Html5的瀏覽器包括Firefox
(火狐瀏覽器),IE9
及其更高版本,Chrome
(谷歌瀏覽器),Safari
,Opera
等;國內的 遨游瀏覽器(Maxthon
),以及基於IE
或Chromium
(Chrome
的工程版或稱實驗版)所推出的360瀏覽器
、搜狗瀏覽器
、QQ瀏覽器
、獵豹瀏覽器
等國產瀏覽器同樣具備支持HTML5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很多瀏覽器目前已經能夠支持HTML5
,但是顯示效果仍舊存在差異性。這時,我們如果從樣式的角度出發,可以采用下面的幾種css
方案。
3. HTML5基本結構與語法變化
HTML5基本結構
<!DOCTYPE html> //文檔聲明 <html> <head> //負責網頁的一些預定義信息 <title>頁面標題</tit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設定字符集 <!- - 此處還可插入其他meta、樣式單等信息 --> </head> <body> 頁面內容 </body> </html>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
<meta charset=“gb2312” />
也許會有人問:“HTML4已經很普及了,如果改變基礎語法,會不會有什么影響?”
我們都知道,在HMTL5之前幾乎沒有符合標准規范的Webu瀏覽器!在這種情況下,各個瀏覽器之間的互相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網站建設開發者的努力,而瀏覽器本身始終是存在缺陷的。
前面章節講過,HTML5就是把解決各Web瀏覽器的兼容性作為目標的。所以各Web瀏覽器的供應商們可以把HTML5分析器集中封裝在自己的瀏覽器中。
最新的Firefox(默認為4.0以后的版本)與WebKit瀏覽器引擎中都迅速封裝了HTML使用的分析器,IE與Opera也在努力加快對HTML5的支持,瀏覽器兼容性的提高指日可待!
<img src=“a.gif” alt=“a”></img> (這是錯誤的)
<img sec=“a.gif” alt=“a” />
<img src=“a.gif” alt=“a">
擴展知識:
HTML語法是在SGML語言的基礎上建立的。但是SGML語法很復雜,要開發能夠解析SGML語法的程序也很不容易,所以很多瀏覽器都不包含SGML 分析器。一次,雖然HTML基本上遵從SGML語法,但是對於HTML的執行在各個瀏覽器之前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所以也就有了HTML5為之努力實現各 瀏覽器見的標准。
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標准通用標記語言,是現時常用的超文本格式的最高層次標准,是可以定義標記語言的元語言,甚至可以定義不必采用< >的常規方式。由於SGML的復雜,因而難以普及。
SGML例子:
<
QUOTE
TYPE
=
"example"
>
typically something like <
ITALICS
>this</
ITALICS
>
</
QUO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