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發現好東西的阿白
今天阿白在網上搜索文檔管理工具的時候,發現知乎里一篇文章在力推一款軟件,如何評價螞蟻金服新推出的知識平台 - 語雀?。便去了語雀官網進行一頓操作,剛進去就有被驚艷到,界面可以說是十分優雅了。
產品的定位 —— 專業的雲端知識庫,再看看人家的產品願景
二.突然焦慮的乖哥
乖哥直接去看了語雀官方對產品的介紹。起初這款產品只是為了服務於內部工程師,所以一開始只是為了追求書寫體驗,比如優雅的Markdown。后面發現團隊里面的各種角色其實都有這樣的需求,慢慢的就開始做成一款適合大眾使用的產品。起初也只是在公司內部使用,阿里10萬員工,使用量還是客觀的,現在發布外網,用戶也可以進行使用。
產品主打雲端知識庫,用戶群體分為個人和企業,就是To C、To B它都玩,知識可以管理、分享、協作、交流。
乖哥在思考阿里這在干嘛?單純是把內部工具共享出來,大家一起使用嗎?這樣的一款產品壁壘又在哪里呢?
三.從商業模式到阿里的野心
知識管理這是當今信息爆炸時代下大家都在關注的事情,團隊協作上更是需要一個好的工具來進行知識流通。把語雀當初To C產品來看的話,那么以后的模式大概是增值服務收費。把語雀當作To B產品來看的話,形同於現在很多B端產品收費模式,比如有道雲筆記的企業版。但是僅僅為了實現這樣的商業模式?我看不僅僅是這樣的。阿里這樣的公司永遠看到的不是只有錢。他們或許更加關注的是內容,僅僅想象一下如果掌握了大部分企業的私密內容,這樣的結果就已經勝利了。這與釘釘的出發點有異曲同工之妙,布局B 端,拿下B 端。
四.語雀的壁壘在哪?
牛X的Markdown編輯器?優雅的界面?還是其他?其實這些都是可復制的,並沒有很高的壁壘。就像GitHub,現在讓一家公司復制一個一摸一樣的GitHub,這件事很難嗎?其實不難。但是為什么沒有人去做,因為GitHub聚集了太多的用戶,用戶生產出很多優質內容。這些內容形成了很高的壁壘。同樣語雀這在最后也會是這樣,大量優質的內容在平台上,已有用戶走不了,新用戶還會被吸引來。
五.乖哥在焦慮個錘子?
這又和乖哥有什么關系呢?乖哥你不是做程序員社區的嗎?你焦慮也應該是焦慮阿里旗下的雲棲社區吧?人家雲棲社區才是有點對標程序員社區的意味吧。乖哥卻知道一個道理,影響佳能相機的不是尼康,而是可以拍優美照片又操作簡單的智能手機。所以相比於CSDN、掘金,或許那些看起來與你無關的產品才可能真正打敗你。程序員社區,說白了是知識的交流,其中一大功能是博客。
六.知識的生命周期與用戶行為
知識的整個生命周期應該是什么樣的呢?產生 —— 歸檔 —— 流動 —— 發散。知識的四個生命周期階段,同樣也對應用戶的四種操作。
- 產生 ——> 記錄行為
- 歸檔 ——> 管理行為
- 流動 ——> 分享行為
- 發散 ——> 交流+舉一反三行為
這四種行為在學習者身上形成閉環,發散之后又是新一輪的記錄行為。
七.語雀在知識生命周期上做了什么?
1.知識的產生
知識的產生涉及兩個問題,用什么寫?誰來寫?
- 用什么寫?工具上,語雀支持十分優雅的編輯器,無論是實時渲染,還是支持數學公式、PlantUML等,這都讓“寫”這件事變得十分簡單。
2.知識的歸檔
知識的不停輸出將會導致兩個特點出現,一是數量上的多,二是組織上的混亂。如何將眾多知識梳理成有價值的知識體系,這才是跟更加重要的事。我相信一年下來,記錄那么多零零碎碎的東西,最后你也不願意看吧。語雀以“知識庫”為載體,引導用戶將知識進行梳理歸檔。一份好的知識庫在價值體現上可以做到1+1>2的效果。
3.知識的流動
如果知識不進行流動,那么它產生的價值將是很小的,流動性越大,傳播廣度隨之越大,價值也就越大。而語雀使用“發現”Tab和搜索功能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並且共同編輯、分享也部分解決這個問題。
4.知識的發散
知識流動依靠用戶的主動分享,分享之后,用戶之間如何圍繞知識進行交流?將知識千錘百煉並提升至級。交流后用戶如何舉一反三?產生更多有價值的知識。這才是整個生命周期最精彩的地方,也是我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極力追求的地方。
八.乖哥或許不是杞人憂天
乖哥的產品說白了是程序員社區,但是本質其實就是想打通知識的整個生命周期,不過這里是垂直於程序員領域的而已。直接的擔憂來自於語雀的“發現”欄存在大量優質的技術類文章,這其實也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員社區文化。就像簡書雖然主打各方向的內容,但是依然是乖哥產品的競品之一。再看乖哥的產品,在知識的整個生命周期上表現如何呢?
1.糟糕的編輯器和交互
知識的輸出本質是“寫”,“寫”的最直接影響是編輯器和界面交互體驗。目前而言,乖哥的產品在這一點上做的還是很不好的。
2.簡單的歸檔
目前就拿博客來說,只有分類,打標簽這樣簡單的歸檔,形不成知識體系。
3.沒有好的分享路徑
目前沒有為優質資源提供一條更好的分享路徑。
4.交流的低頻性
如何讓用戶積極交流,並對知識進行舉一反三,這是所有知識型產品要思考的,這里不僅乖哥的產品沒做到,其他也沒看到很好的產品。或許V2EX 和 知乎可能在這方面略勝一籌吧。
九.不宜妄自菲薄
但是畢竟是國內老牌程序員社區,多少還是有很多自己的優勢的。
- 優秀的SEO,目前產品的SEO做的還是很好的,搜索引擎提供了大量的流量
- 大量的程序員用戶
- 大量的優質內容
- 完整的產品矩陣
- 博客 —— 解決記錄、學習的需求
- 博問 —— 解決提問的需求
- 學院 —— 解決學習的需求
- 閃存 —— 博客園內的朋友圈,解決社交的需求
- 小組 —— 以話題為討論,解決群體內交流的需求
- 新聞 —— 解決閱讀的需求
- 招聘 —— 解決工作的需求
- 完整的閉環
- 寫——>讀形成閉環
- 學習——>工作形成閉環
十.乖哥要考慮下一步
既然我們做的是知識,那么如何把知識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每個環節優化,並打通才是正確的道理。至於具體怎么做?繼續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