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HashSet的存儲原理及為什么重寫equals必須重寫hashcode方法


HashSet的存儲原理:

  1、將要傳入的數據根據系統的hash算法得到一個hash值;

  2、根據hash值可以得出該數據在hash表中的位置;

  3、判斷該位置上是否有值,沒有值則把數據插入進來;如果有值則再次判斷傳入的值與原值是否地址或equals相同,如果相同則不存,否則通過鏈表的方式 存儲到該位置。

如果兩個對象equals,但是沒有重寫hashcode,就會導致集合中存儲多個相等的對象!所以必須重寫!

比如:

Set<Integer> set = new HashSet<Integer>();

  set.add( e );//add方法是return map.put( e , PRESENT) == null;

本質是實例化醫個HashMap對象 ---->map = new HashMap<>();

然后是map.put()方法,

public V put(K key,V value){

  if(table == EMPTY_TABLE){

    inflateTable(threshold);  //此處是初始化一張哈希表,表為數組結構

  }

  int hash = hash(key);  //根據key值,計算出對應的int類型的hash值

  int i = inexFor(hash,table.length):  //通過hash值在table表中得到一個存儲的位置

  //判斷指定下標的位置是否為空,如果為空則跳出循環,直接添加

  //否則與該位置上的鏈表元素一一比較,如果哈希值相同且地址或equals相同,則返回

  //否則添加進來

  for(Entry<K,V> e = table[i]; e != null; e = e.next){

    Object k ;

    //如果哈希值相等並且地址相等(需重寫equals)

    if(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V oldValue = e.value;

      e.value = value;

      e.recordAccess(this);

      return oldValue;

    }

  }

  modCount++;

  addEntry(hash, key, value, i);   //以鏈表的方式添加元素

  return null;

}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