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已經掌握了python 的安裝及pycharm 的安裝和項目的創建及命名。
從本篇章開始,將學習python編程的語法及編程思想。
1、變量與賦值
python 變量默認可以是數字(0-9),字母(區分大小寫),下划線(_)
要注意的點:
(1)不能是數字開頭
(2)變量命名有意義
(3)漢字作為變量不報錯,但是不推薦這樣用。
(4)多組單詞采用駝峰命名或下划線分割每個單詞
(5)Python 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常量,(沒有類似JAVA 的 FINAL 方法)一般采用全大寫字母(多組單詞作為變量用_分割,如PI_ANGLE)
(6)不能使用python內置關鍵字作為變量,比如class,int,float等等。
以上規矩除了第一條與第六條,並不會報錯。但是大家都約定俗成這樣做,如果在公司使用的都是a b c 作為變量名,一定會壯烈犧牲的。
常見變量命名舉例
boyName = "ChenSi"
SEXY = "boy" (性別不可變,所以使用大寫。此處不考慮手術改變性別問題)
number_money = "1000"
其他寫法
name = 'chensi'
name = '''chensi'''
name = """ chensi """
賦值也如上面舉例
比如
boyName = "ChenSi"
則boyName 為變量的名稱,ChenSi為變量的值。
如圖,打印boyName 得到的值是 ChenSi
2、if 語句(if else)
所有編程語言通用的,必備的邏輯判斷。該邏輯如果翻譯成漢語就是:
if:如果 怎樣,那么就去做什么(執行某段代碼)。
if else: 如果怎樣,那么就去做什么 (執行某段代碼),否則就去做什么(執行else下面的另一段代碼)。
這樣看上去,是不是就明了多了。if 語法在python 的標准寫法應該是:
if 條件 :
要執行的代碼;
else :
要執行的代碼;
假如要進行一個判斷,如果1等於1,則打印OK,否則打印NO,就可以寫成。
if 1==1 : print("OK") else: print("no")
可以看到,1等於1 確實是OK 也就是成立的。
if 語法的邏輯大於代碼本身,掌握了這個邏輯,就可以對程序進行各種判斷了。
3、進階語法 input 及 elif
input 可以在客戶端接收客戶從鍵盤上傳遞過來的一個值。
常見用法
name = input ("請輸入您的姓名")
即可為變量賦值,並打印出變量名。
注意:
假如變量接受的是一個數字,並希望對這個數字進行賦值運算或判斷,需要對接收到的變量進行類型轉換,否則都是字符串類型。
如:
數據類型及類型轉化,會在之后的隨筆中進行說明。
此時有要求,從鍵盤接收一個數字,如果數字等於1,輸出“陳司是帥哥”,如果數字等於2,輸出“陳司很帥”,如果是不等於1也不等於2的其他輸入內容,輸出“python good!”
則代碼這樣寫:
num = input("請輸入數字") if num == "1" : print("陳司是大帥哥") elif num == "2" : print("陳司很帥") else: print("python good!")
執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