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義:當master(主)庫的數據發生變化的時候,變化會實時的同步到slave(從)庫。
2.好處:
1)水平擴展數據庫的負載能力。
2)容錯,高可用。Failover(失敗切換)/High Availability
3)數據備份。
3.實現:在master機器上,主從同步事件會被寫到特殊的log文件中(binary-log);在slave機器上,slave讀取主從同步事件,並根據讀取的事件變化,在slave庫上做相應的更改。
4.主從同步事件:
在master機器上,主從同步事件會被寫到特殊的log文件中(binary-log);
主從同步事件有3種形式:statement、row、mixed。
1)statement:會將對數據庫操作的sql語句寫入到binlog中。
2)row:會將每一條數據的變化寫入到binlog中。
3)mixed:statement與row的混合。Mysql決定什么時候寫statement格式的,什么時候寫row格式的binlog。
在master機器上的操作
當master上的數據發生改變的時候,該事件(insert、update、delete)變化會按照順序寫入到binlog中。
binlog dump線程
當slave連接到master的時候,master機器會為slave開啟binlog dump線程。當master 的 binlog發生變化的時候,binlog dump線程會通知slave,並將相應的binlog內容發送給slave。
在slave機器上的操作
當主從同步開啟的時候,slave上會創建2個線程。
- I/O線程。該線程連接到master機器,master機器上的binlog dump線程會將binlog的內容發送給該I/O線程。該I/O線程接收到binlog內容后,再將內容寫入到本地的relay log。
- SQL線程。該線程讀取I/O線程寫入的relay log。並且根據relay log的內容對slave數據庫做相應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