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實現圖片裁剪的兩種方式——Pillow和OpenCV


原文:https://blog.csdn.net/hfutdog/article/details/82351549

在這篇文章里我們聊一下Python實現圖片裁剪的兩種方式,一種利用了Pillow,還有一種利用了OpenCV。兩種方式都需要簡單的幾行代碼,這可能也就是現在Python那么流行的原因吧。

首先,我們有一張原始圖片,如下圖所示:

 

然后,我們利用OpenCV對其進行裁剪,代碼如下所示:

import cv2

img = cv2.imread("./data/cut/thor.jpg")
print(img.shape)
cropped = img[0:128, 0:512] # 裁剪坐標為[y0:y1, x0:x1]
cv2.imwrite("./data/cut/cv_cut_thor.jpg", cropped)

 


這里,我們先用imread方法讀取待裁剪的圖片,然后查看它的shape,shape的輸出是(1080, 1920, 3),輸出的順序的是高度、寬度、通道數。之后我們利用數組切片的方式獲取需要裁剪的圖片范圍。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切片給出的坐標為需要裁剪的圖片在原圖片上的坐標,順序為[y0:y1, x0:x1],其中原圖的左上角是坐標原點。最后我們用cv2.imwrite()方法將裁剪得到的圖片保存到本地(第一個參數為圖片名,第二參數為需要保存的圖片),如圖所示:


OpenCV裁剪所得圖片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使用Pillow如何對圖片進行裁剪,代碼如下所示:

from PIL import Image

img = Image.open("./data/cut/thor.jpg")
print(img.size)
cropped = img.crop((0, 0, 512, 128)) # (left, upper, right, lower)
cropped.save("./data/cut/pil_cut_thor.jpg")

 


首先我們使用open方法讀取圖片,然后查看它的size(這里的size和OpenCV中的shape是類似的),size的輸出是(1920, 1080),也就是圖片的寬度和高度。之后我們調用crop方法來對圖片進行裁剪,crop需要給定一個box參數,box是一個四元組,元組中元素的順序是需要裁剪得到的圖片在原圖中的左、上、右、下坐標,即(left, upper, right, lower)。然后,我們使用save方法保存裁剪得到的圖片。如下圖所示,Pillow可以同樣完成OpenCV裁剪圖片的工作。


Pillow裁剪所得圖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