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引用的是element UI框架,在這個里面的數據流動需要一下幾個文件夾,也就是需要我們經常改動的地方。
下面以此介紹:
1.app.vue:最下面的app.vue是運行vue的主文件,例如在hbuider中直接運行這個文件就可以把前端跑起來
2.api文件夾:通過名字可以猜個差不多,api叫接口。他相當於橋梁,(在參數處)接收前端vue數據,(通過url)找到后端Controller,后端再把查詢出的結果返回回來,最后return返回給vue。
文件夾中存放的是js文件,每個js文件都是連接后端(spring boot)的接口,如圖1: url:根據路徑去controller里面找,具體后端controller怎么寫能讓他找到,一會兒會說。 method:就是get post 傳遞方式,具體區別可以去百度一下,,這里面要不就是get 要不就是post 。params:是傳遞的參數把vue給自己的參數傳遞給后端Controller。基本上是一個vue文件對應一個js文件,一個js文件里面有增刪改查幾種方法。
——>js文件 :
——>vue文件:
3.router文件夾:英文翻譯叫軌跡,其中有一個index.js文件夾,此文件的作用是路徑。把每一個vue文件寫在這里,這樣程序就知道你寫的vue頁面時放在哪的。
4.views文件夾:叫視圖,這里面放的就是我們總改動的也是顯示在界面的頁面,起到的作用就像html似的。
主頁顯示:里面跟html似的,由標簽組成界面想要顯示的樣子;css:和傳統的css一樣;js:和傳統的js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