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 輸入一個字符串,判斷是否為回文數
# “回文”是指正讀反讀都能讀通的句子,它是古今中外都有的一種修辭方式和文字游戲,如“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等。 # # 在數學中也有這樣一類數字有這樣的特征,成為回文數(palindrome number)。 [1] # # 設n是一任意自然數。若將n的各位數字反向排列所得自然數n1與n相等,則稱n為一回文數。 # # 例如,若n=1234321,則稱n為一回文數;但若n=1234567,則n不是回文數。 tempNum=input('請輸入:') i=0 if len(tempNum)>0: while i<len(tempNum)/2: #對稱的特點 if tempNum[i]!=tempNum[len(tempNum)-1-i]: print('不是回文') break i=i+1 #循環變量自增,差點忘記寫 if i>=len(tempNum)/2: print(tempNum, '是回文') else: print('輸入為空!')
題目二 字符格式化輸出
tempName=input('請輸入您的姓名') tempAge=input('請輸入您的年齡') print('%3s同學,今年%2s歲' %(tempName,tempAge)) #備注:print(%tempName,‘同學’,‘今年’,%tempAge,'歲') 的寫法,就不好用了,因此格式化字符串的方式更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