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學生,平常會以博客的形式記錄自己的一些學習。
其實我在18年已經基於Github Pages搭了一個Hexo博客,但因為百度不怎么收錄Hexo博客的網頁,所以我在博客園搭建了這個博客。
博客園和hexo博客會同步更新,鏈接如下:
博客園:https://www.cnblogs.com/chouxianyu/
Hexo博客:https://chouxianyu.github.io/
2020年4月
最近瘋狂輸出文章,每篇文章的內容有多有少,原因是這樣的。
-
之前文章發得少,有兩方面原因吧。
- 一是想確保文章質量和差異性,也就是希望能在某方面進行了比較充分的探索或者說發現了網上搜不到的內容才發出來,而不想寫出來一篇篇和網上文章內容同質化的文章,寫同質化的內容會覺得沒意義。
- 二是平常都在做作業和競賽,很少會有空余的時間,因此想探索出差異化的內容進行就難上加難了。
-
最近瘋狂輸出,是因為我對博客、文章的看法有一些改變,我覺得我需要把我做過的東西給記錄下來。
-
我做的東西比較雜,大部分都是根據階段性需求(課程作業、競賽等)去做。
經常根據需求去做東西的好處是這提高了我的綜合能力,特別是對新領域、新知識的學習能力以及把握未涉足領域中任務的難度的能力。
壞處就是很難在某方面達到頂尖,也就是整體能力還可以,但很難從自己做過的東西中挑一份十分值得稱道的東西(這並不是說各方面都很差、哪方面都挑不出來,而是各方面發展得也還OK、比較均衡)。
在面試中我們必須選擇自己的一部分內容給面試官看,我個人認為這個壞處在面試等場合中是十分致命的。
在我的處境中,我個人覺得我各方面的亮點還不夠,選擇自己工作的某部分去講的話,有一種“打地鼠”的感覺,打了這邊那邊就打不到了,講了這里就不能講那里了,萬一講的這個部分還不夠亮點……
可真讓人尷尬呀,雖比不過大佬,但自認為自己在大學中也算是忙碌,也沒荒廢了自己。自己明明做了一些東西,如果被當做啥都沒做,讓人撓破頭皮呀。
-
寫博客可以很好地解決或緩解我上面講的問題。
因為隨着時間的流動,我做過的東西都會被記錄在這里。
當然解決我問題的根本方法還是:在保持均衡發展的基礎上,在某方面能做到有所研究,我也在朝這個方向去努力。才大三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嘞。
-
最近寫博客的時候,也有新的發現。
- 如果只是做一個東西,可能是不求甚解的。但為了寫出東西,我不得不把一些內容給搞懂,因為搞懂了才能保證質量、文章內容和邏輯才能通順。
- 只要是自己寫的,肯定有自己的思考和發現(除非是在吃自己的老本~),這時同質化的問題也就不攻自破了。
- 開源精神UP
-
2019年7月30日
- Hexo博客中有100篇左右的文章(因為太懶我就不粘貼過來了),內容包括計組、計網、匯編等課程的筆記、C++、Java、MATLAB、數學建模等知識。
下面是截至19年8月hexo博客中的知識點,有需要的朋友去看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