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的編程自學指南


關於這份指南

之前有不少同學問我如何學習編程,根據DRY法則(Don't Repeat Yourself),還是把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經驗整理成一篇博客吧。由於本人目前也處在學習的階段,文章中列出來的內容也並未全部學習過,所以文章的客觀性可能存在一些問題,還望讀者自行判斷。

一、准備

需要的所有工具就是一台可以連接上網絡的電腦以及你本人。

1.1 高效上網

很可惜,即使是現在,大部分學習計算機的學生還是不會很好的利用網絡。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不會高效上網,意味着你不能用Google查資料,不能再Reddit看最新的資訊,需要忍受龜速的GitHub,雲雲。然而,高效上網本身卻是一件成本非常低的事情,不想折騰的話,一年花個幾百塊錢買個現成的服務;有折騰精神的人,可以買個服務器自己假設架設上網工具。這一步很重要,不能跳過,否則后面指南中的許多內容對你來說只能是404了。

關於高效上網的具體內容,就不再多說了,給你一個關鍵詞:Lantern

1.2 學會使用Google搜索

學會了高效上網,你就能夠使用Google了,為什么不是Baidu?相信你用了Google之后就自然明白了。

當了一個學期的助教之后發現,很多的同學其實是沒有使用搜索引擎的意識的,遇到問題要么自己死磕,或者就直接求助於他人。這兩種都不是很好的辦法,正確的做法是在自己思考后沒有結果,然后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問題,現階段,你遇到的所有問題(幾乎)都能在Google上找到現成的答案,如果沒找到,肯定是你搜索的方式不正確。

使用Google的基本搜索功能就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了,當然,如果想要學習更加高級的技巧,這里有一份指南:如何用好Google等搜索引擎?

1.3 英語

你不得不承認,目前為止,編程世界的主流語言還是英文,所以英語能力的好壞決定了你編程能力的上界。中文資料和英文資料相比,實在是太匱乏了,就質量而言,也相對較低。比如我后面提到的很多的課程,都是英文的內容。

值得慶幸的是,閱讀編程資料所需要的英文水平並不需要很高,就個人經驗來說,基本上四級水平就足夠了,可能還會存在一些生詞,但是基本上並不妨礙理解。

英文的學習應該一直貫穿於編程的學習之中,作為一門工具語言,只需要花少量時間就可以帶來比較大的收益(2/8法則)。 本人的英文水平也不算好,但是基本上能夠閱讀技術書籍和文檔,能夠聽懂公開課,所以還是有一些簡單的經驗可以分享一下。

1.4 把系統換成英文的

有些同學可能看到英文就頭疼,這很正常,因為在中文的環境下面生活的太久了。為此,可以試着將平常用的系統換成英文的,雖說不能學到幾個單詞(Copy/Paste 之類的詞),但是可以讓你不那么排斥英文,順便還可以提升一下B格(誤)。

1.5 安裝電子詞典

OS X下推薦歐路詞典,在APP Store中購買完整版的,因為需要添加外部的詞典。

這里推薦一部比較好的詞典:《Collins 英漢雙解詞典》,它是這個樣子的:
shiyanlou.com

主要看它的英文解釋,一個詞看得次數多了也就記住了。

1.6 每天閱讀英文的資料

一些個人經常閱讀的網站:

  • Quora:一個類似於知乎的問答類網站,可以挑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來閱讀。
  • Hacker News:IT資訊,IT界發生的最新的事件都會在上面。
  • PROGRAMMING:Reddit的Programming板塊,和Hacker News類似,不過更加專注於技術內容方面。

不要花太多時間在上面,每天瀏覽一下就行。

1.7 英文學習的總結

英語不是能夠速成的東西,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講完的東西,這里只是提供一個簡單的指導,具體的學習計划還請自行搜索更加專業的學習指南。

二、編程基礎

完成了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后你應該具備:

  • 了解什么是Computer Science
  • 基本的計算機數學能力
  • 基本的程序開發能力
  • 基本的算法與數據結構的知識

2.1 計算機科學導論

  •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and Programming:面向無編程基礎或者只有一點基礎的人群,使用Python作為教學語言。

  • Intensive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 Open Learning Course:CS50,哈佛很火的一門課,在網易公開課上可以找到翻譯的視頻內容。涵蓋的主題有算法(設計、應用、分析);軟件開發(抽象、封裝、數據結構、Debug、測試);計算機體系結構等等。基本上是一門大雜燴的導論課。使用的語言是CPHPJavaScript

  • Programming Abstractions:介紹了更加高級的編程主題(遞歸、算法分析、數據抽象等等),使用C++作為教學語言。

2.2 數學

2.3 編程語言

2.4 計算理論

2.5 算法與數據結構

  •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MIT的算法導論課,用《算法導論》作為教材,網上可以找到視頻資源,網易公開課上有老版的翻譯。

三、核心課程

學完了「編程基礎」部分的內容后,應該已經可以開發一些簡單的程序了,「核心課程」的內容將深入學習計算機科學理論的幾個重要的內容。

3.1 數學

3.2 計算理論

3.3 算法與數據結構

3.4 操作系統

3.5 程序語言理論

3.6 計算機體系結構

3.7 計算機網絡

四、編程工具

4.1 IDE

4.2 編輯器

  • Emacs/Vim
  • Sublime Text 3
  • VS Code
  • Atom

並不一定要用Emacs或者Vim,ST其實已經很強大了,足夠做日常簡單的編輯工作。(這里黑一下Atom,啟動速度太感人了,所以放在最后一個。)

4.3 Git & GitHub

使用版本控制來管理自己平時寫的代碼。

推薦閱讀:

五、如何克服拖延

資料是有了,但是拖延症不去學怎么辦?

番茄工作法

方法有了,趕快開始動手吧

文章轉載自:http://forrestchang.github.io/self-learning-guide-1.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