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怎么做大平台?


很多年前,我就聆聽過業界大佬們給年輕創業者的教誨,有一句話大概是這么說的:“平台不是規划出來的,而是成長起來的,一開始就聲稱要做平台的公司,幾乎沒有做成的”。這種話聽多了,潛意識里會認為這就是鐵律,盡管從概率上來說,這種現象不是百分之百,但我覺得99%的情況下,它還是適用的。

恰巧的是,目前本人在參與的一個創業項目,就是要做平台型的,屬於B2B2C的類型,有些功能類似於現在的天貓、京東、美團、拼多多。不過在2B部分,我們的目標客戶和現有的這些平台的客戶不完全一樣,並且力求在功能上、具體的模式上實現差異化。目前市面上沒有思路完全相同的產品,不過作為主要的技術負責人,這也是我隱隱擔心的地方,因為這不意味着沒有人做過類似產品,有可能是這么做的人都失敗了,所以我們在市場上看不到這樣的產品。當然我更希望我們屬於那1%,畢竟這里面有老板的資金投入,有自己和同事們的心血付出。

如果你想從這里看到小公司如何做大平台的方案,恐怕要失望了。這篇文章的標題不是自問自答型的,而是疑問句,因我本身也在摸索,也在不斷踩坑中前進。

我們不談在獲客、市場營銷方面如何跟已有的巨頭企業競爭,單從技術方面來看,也時常是捉襟見肘。雖然從技術架構上,我們會設計可擴展性比較好的架構,讓系統盡可能的具有高可用性、高並發、高性能,但這些東西也是有成本的,比如需要有人來優化系統,有人來優化業務邏輯等等,但是沒有資金去招募更多的優秀人士加入進來,就只能干着急了。資金缺乏,人手不夠,怎么做平台?難於上青天啊。

比如做為平台方,我們需要給商家分賬,這樣就需要有個財務系統。而團隊里只有幾號人,都是做技術的,沒有財務方面的人士深度參與進來,基本無法開發出一個功能可以滿足需求的財務系統。就算開發出了財務系統,因為我們沒有支付牌照,不能給商家做結算,否則就涉及二清,這是國家在嚴打的。因此,我們需要采用第三方的分賬系統,第三方本身是有支付牌照的,並且一般都是跟銀行深度合作。然后消費者資金進來的話,直接在第三方分賬系統里面給商家進行清潔算,這樣就避免了二清的問題。然而使用第三方分賬系統也不是沒有坑的,等我們踩得夠多了,我再給大家分享分享。

還比如作為平台方,商家有配送需求的話,會要求我們平台方提供配送服務。資金缺乏,人手匱乏,我們如何做配送服務呢?臣妾無法做到啊。還是和財務系統類似,平台需要和第三方配送系統對接,當消費者下單后,平台向第三方配送系統發出下單申請,審核通過后,由第三方安排人員進行派送,派送費由平台和第三方直接結算,平台再和商戶在分賬系統里面結算,這樣就可以不讓第三方配送平台獲知我們平台商戶的信息。

再比如……,還是得用第三方系統,就先不說那么多了。要說明的是,我並不認為剛開始使用第三方系統有什么不好,有時候更經濟更划算,因為第三方一般都是某個業務領域的專家,開發出來的系統更合理更好用。創業過程中,善假於物,懂得借力、借勢也是非常的重要。但是不要忘了,我們是做平台型的,服務於大量的商戶和消費者,如果依賴太多的第三方系統,其中某個第三方系統出現故障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是無法保證其恢復時間的,或者當我們慢慢壯大之后,可能會被第三方裹挾,各種成本可能會讓我們難以為繼。

小公司在這種情況下,要做大平台,沒有太多的辦法。只能先去做產品規划,然后設計一個可擴展的系統,能采用第三方模塊的就先使用第三方模塊,盡快使得整個系統可以正常運轉起來。然后去尋找更多資金來支持系統運轉,等資金稍微充裕的時候,可以再考慮自己研發某些重要模塊,替換掉第三方系統,使得平台的大部分子系統都更加的可控,從而更好地服務於客戶。

 

文章來源:技術人成長

歡迎關注公眾號: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