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刺蝟理論:保持親密的重要方法是保持適當距離。(保持親密的重要方法,仍是保持適當的距離)
2、氨基酸組合效應:當缺一不可時,“一”就是一切。(當缺一不可時,“一”就是一切)
3、福克蘭定律:不知如何行動時,最好的行動就是不采取任何行動。(當不知如何行動時,最好的行動是不采取任何行動)
4、波克定理:無磨擦便無磨合,有爭論才有高論。(無摩擦便無磨合,有爭論才有高論)
5、吉爾伯特法則:真正危險的事,是沒人跟你談危險。(真正危險的事,是沒人跟你談危險)
6、塔馬拉效應:塔馬拉是捷克雷達專家家弗·佩赫發明的一種雷達,與其他雷達的最大不同是不發信號只接收信號,故不會被敵方反雷達發現。(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無一藏)
7、磨合效應:新組裝的機器,通過一定時期的使用,把磨合面上的加工痕跡磨光而變得更加密合。(想要達到完整的契合,需雙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
8、藍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遠教在“父親”之下工作的多。(可敬不可親,終難敬;有權沒有威,常失權)
9、蝴蝶效應:由一個極小起因,經過一定時間,在其他因素作用下,發展成極為巨大和復雜后果的現象稱為“蝴蝶效應”(善終者慎始,謹小者慎微)
10、吉德林法則:把難題清清楚楚的寫出來,便已經解決了一半。(雜亂無章的行為,不可能產生有條有理的行動)
11、巴菲特定律:在其他人都投了資的地方去投資,你是不會發財的。(善於走自己的路,才可望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12、馬蠅效應:在懶惰的馬,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它都會精神抖擻,飛快奔跑。(正確的刺激,才會有正確的反應)
13、魯尼恩定律:賽跑是不一定快的贏,打架的不一定弱的輸。(無備,強不抵弱,出奇,弱可勝強)
14、弗洛斯特法則:築牆之前應該知道把什么圈近來,把什么圈出去。(一開始明確界限,最終就不會越界)
15、韋奇定律:即使你已經有了主見,但有十個朋友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難不動搖。(未聽之時不應有成見,即聽之后不可無主見。不怕開始眾說紛紜,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16、米格—25效應:前蘇聯研究的米格—25噴式戰斗機許多零部件都比美國的落后,但因設計者考慮了整體的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應急反應等方面成為世界一流。(所謂最佳整體,乃是個體的最佳組合)
17、托利得定律: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看腦子里是否能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事行事。(思可相反,得須相成)
18、自吃幼崽效應:美國硅谷企業競爭十分激烈,以至於各公司都積極尋找自己的致命弱點,所有公司共同的生存之道是:拿出更好看產品來擊敗自己的產品。(敢於對過去告一個段落,才有信心掀開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