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數據初始化方法
在定制開發的信息化項目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衡量一個項目成功與否,關鍵看以下三個指標:
v人: 系統的利益相關人的需求是否都得到了滿足;
v系統:軟件本身是否可用、易用、穩定、有效率;
v數據:數據是否准確、可靠、穩定支持業務的運作;
從這個角度來說,數據在信息系統項目實施過程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數據初始化的成功與否是源頭和決定因素。下面將數據初始化的過程分解為八個步驟,以確保數據初始化過程的嚴謹性和科學性。
步驟一:系統數據庫表的分析:對信息系統數據庫表進行分析,了解和確定系統哪些表數據需要初始化,哪些字段數據需要初始化。
步驟二:制作EXCEL數據收集表: 在確定需要收集數據內容基礎上,將系統數據庫表轉化為EXCEL表,明確需要收集數據的格式和要素,同時確定收集數據的規則和方法。
步驟三:制定數據初始化方案: 在明確數據收集內容、規則、方法的基礎上制定數據初始化方案和數據收集培訓計划,進一步明確收集的策略、內容要求、規則要求、時間要求。並將數據收集分配到指定人,落實數據收集人的義務和責任,建立定期檢查和結果驗證機制。
步驟四:編寫初始化腳本:為了確保收集到的數據順利進入系統,並按系統的規則進行處理,需要編寫初始化的腳本文件,同時對腳本文件的准確性、嚴謹性進行反復驗證
步驟五:建立臨時表:為了使收集到的數據順利進入系統,建立與正式環境相同的臨時表工作不能省。同時可以利用臨時表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合理性的驗證,防止臨時抱佛腳或到最好才發現數據收集結果與實際有差異的情況出現。
步驟六:建立數據驗證環境:如果條件允許請建立數據驗證環境,對收集來的數據導入到數據驗證環境,並模擬正式環境進行驗證數據的准確性。如果缺乏該條件,也必須將收集到的數據導入到開發或測試測試環境,在該環境中進行驗證和模擬。在數據進入驗證環境后,需要進行全業務和全流程的模擬測試,檢查數據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並利用系統的報表分析工具校對數據的准確性。防止錯、漏情況的發生。
步驟七:出數據驗證結果: 對數據驗證的結果進行分析,出《數據驗證報告》,分析和說明目前數據存在的可能性錯誤或風險,要求業務部門對提交給項目組的數據再核對。
步驟八:初始化數據進入正式環境:初始化數據導入正式環境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在這個時刻更要顯得有條不紊,制作CHECKLIST(檢查清單),按CHECKLIST的規定步驟,逐個執行數據初始化的過程。在數據進入正式系統后,最好能將正式系統的數據庫完全備份並覆蓋到數據驗證環境上來。通過模擬真實業務的方式驗證數據的正確性。
上面八個步驟環環相扣,每個步驟的疏忽或錯漏都可能導致數據初始化的失敗。遵循這八個步驟數據初始化過程就會顯得嚴謹、有保證,但數據初始化最核心的是細心和全面。在整個數據初始化的過程一定要講究策略、時刻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