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未經博主允許不得轉載。 https://blog.csdn.net/u014409380/article/details/79897335
時隔多日,我又想起來更新博客,履行第一篇是說的后續文章的更新。
話不多說,首先需要准備一個Ubuntu系統,我用的是一台雲服務器,ubuntu 16 64位的service版本
我是用root用戶
開工
apt-ge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add-apt-repository -y ppa:ethereum/ethereum apt-get update apt-get install ethereum
依次執行以上命令。要依次執行。
全部執行完成后,輸入如下命令,查看安裝是否完成
geth --help
會出現如下結果:
NAME:
geth - the go-ethereum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opyright 2013-2017 The go-ethereum Authors
USAGE:
geth [options] command [command options] [arguments...]
VERSION:
1.8.3-stable-329ac18e
COMMANDS:
account Manage accounts
.....
證明已經安裝成功。
創建一個目錄,保存區塊數據,並進入
mkdir eth
cd eth
創建創世初始文件genesis.json如下
vi genesis.json
進入編輯界面后,輸入創世配置如下:
{
"config": {
"chainId": 1,
"homesteadBlock": 0,
"eip155Block": 0,
"eip158Block": 0
},
"alloc" : {},
"coinbase" : "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difficulty" : "0x40000",
"extraData" : "",
"gasLimit" : "0xffffffff",
"nonce" : "0x0000000000000042",
"mixhash" : "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parentHash" : "0x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timestamp" : "0x00"
}
編輯完成后輸入“:x”保存退出
將創世配置寫入
geth --datadir chaindata --networkid 20180411 --rpc --rpccorsdomain "*" --nodiscover --port 8193 --rpcport 8546 init genesis.json
見到如下輸出,證明初始化成功
輸入如下命令,啟動節點
geth --datadir chaindata --networkid 20180411 --rpc --rpccorsdomain "*" --nodiscover --port 8193 --rpcport 8546 console
迎面來的是一片控制台,如下
輸入命令
personal.newAccount('123.abc')
創建一個新用戶。123.abc為密碼。根據各位喜好隨意填寫即可。
完成后會輸出一個16進制的區塊鏈地址。可以多創建幾個。不要錢
此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在控制台輸入miner.start(1),啟動挖礦
miner.start(1)
括號內的數字1表示啟動一個線程挖礦。
第二個選擇是,在控制台內輸入命令exit,退出控制台
exit
重新啟動節點,並開啟挖礦
geth --datadir chaindata --networkid 20180411 --rpc --rpccorsdomain "*" --nodiscover --port 8193 --rpcport 8546 --mine console比第一次的命令,多了一個--mine.
如上圖所示,節點開始初始化DAG,Generation DAG會初始化兩次。完成之后,偉大的挖礦工作就開始了。
此時可以暫停一下挖礦。
miner.stop()
停止挖礦后,我們可以在命令行里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1.查看區塊數據。
eth.getBlockNumber(console.log)
輸出如下:
或者
eth.blockNumber
輸出
證明,當前的區塊高度是31.
查看區塊詳情
eth.getBlock(31)
31是區塊號,輸出如下:
difficulty 表示當前區塊難度
gasLimit 為當前區塊的gas容載上限。
gasUsed表示當前區塊存儲交易所消耗的gas值
hash 當前區塊的hash值
miner 挖掘出當前區塊的礦工
nonce:當前區塊pow的隨機數
number 區塊號
parentHash 前一區塊的hash值
timestamp 出塊的時間戳
等等吧,一些就不挨個解釋了。以太坊的jsonrpc文檔中的eth_getBlockByHash接口的返回值里有詳細介紹大家自己看吧
https://github.com/ethereum/wiki/wiki/JSON-RPC#eth_getblockbyhash
2.查看用戶
eth.accounts
輸出如下
查看用戶余額
eth.getBalance(eth.accounts[0])
或者
eth.getBalance("0x17733a113992c9666cf5a9c76ad8b9c3d80d7f98")
雙引號內為要查詢的區塊鏈用戶地址。
查詢兩個賬戶的余額,結果如下
3.發起交易
首先解鎖用戶
personal.unlockAccount(eth.accounts[0],'123.abc',60)
然后發起交易
eth.sendTransaction({from:eth.accounts[0],to:eth.accounts[1],value:web3.toWei(1,"ether")})
返回交易hash
把這個hash值保存一下
然后啟動挖礦
miner.start(1)
如圖可證明,這筆交易記錄在第33塊上
4.交易查詢
eth.getTransaction('0xe70648f383f4b226ee56c7cc6e07e419f2e760b5ed0d54692ebea5ab12a2f7b0')
雙引號中的字符串是剛才保存的hash值。
結果如下:
這是交易的詳情。
詳細的返回值代表的意義,可以參考rpc的文檔
https://github.com/ethereum/wiki/wiki/JSON-RPC#eth_gettransactionbyhash
同時,我們可以繼續查看交易回執
eth.getTransactionReceipt('0xe70648f383f4b226ee56c7cc6e07e419f2e760b5ed0d54692ebea5ab12a2f7b0')
結果如下:
結果同樣可以參考jsonrpc文檔
https://github.com/ethereum/wiki/wiki/JSON-RPC#eth_gettransactionreceipt
其還有好多有意思的命令,大家就慢慢探索吧,又不詳盡或者錯誤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包涵,多交流。
原創內容,分享請注明出處,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