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stat命令
netstat 命令應用於顯示與IP、TCP、UDP和ICMP協議相關的統計數據,一般用於檢驗本機各端口的網絡連接情況。比如查看端口占用啦,查看端口進程啦,這些時候都是有必要的。
netstat命令各個參數說明如下:

usage: netstat [-veenNcCF] [<Af>] -r netstat {-V|--version|-h|--help} netstat [-vnNcaeol] [<Socket> ...] netstat { [-veenNac] -I[<Iface>] | [-veenNac] -i | [-cnNe] -M | -s } [delay] -r, --route display routing table -I, --interfaces=<Iface> display interface table for <Iface> -i, --interfaces display interface table -g, --groups display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s -s, --statistics display networking statistics (like SNMP) -M, --masquerade display masqueraded connections -v, --verbose be verbose -n, --numeric don't resolve names --numeric-hosts don't resolve host names --numeric-ports don't resolve port names --numeric-users don't resolve user names -N, --symbolic resolve hardware names -e, --extend display other/more information -p, --programs display PID/Program name for sockets -c, --continuous continuous listing -l, --listening display listening server sockets -a, --all, --listening display all sockets (default: connected) -o, --timers display timers -F, --fib display Forwarding Information Base (default) -C, --cache display routing cache instead of FIB -T, --notrim stop trimming long addresses -Z, --context display SELinux security context for sockets <Iface>: Name of interface to monitor/list. <Socket>={-t|--tcp} {-u|--udp} {-S|--sctp} {-w|--raw} {-x|--unix} --ax25 --ipx --netrom <AF>=Use '-A <af>' or '--<af>'; default: inet List of possible address families (which support routing): inet (DARPA Internet) inet6 (IPv6) ax25 (AMPR AX.25
-a或--all 顯示所有連線中的Socket。沒加(默認是已建立的連接的) -A<網絡類型>或--<網絡類型> 列出該網絡類型連線中的相關地址。 -c或--continuous 持續列出網絡狀態。 -C或--cache 顯示路由器配置的快取信息。 -e或--extend 顯示網絡其他相關信息。 -F或--fib 顯示FIB。 -g或--groups 顯示多重廣播功能群組組員名單。 -h或--help 在線幫助。 -i或--interfaces 顯示網絡界面信息表單。 -l或--listening 顯示監控中的服務器的Socket。 -M或--masquerade 顯示偽裝的網絡連線。 -n或--numeric 直接使用IP地址,而不通過域名服務器。 -N或--netlink或--symbolic 顯示網絡硬件外圍設備的符號連接名稱。 -o或--timers 顯示計時器。 -p或--programs 顯示正在使用Socket的程序識別碼和程序名稱。 -r或--route 顯示Routing Table。 -s或--statistice 顯示網絡工作信息統計表。 -t或--tcp 顯示TCP傳輸協議的連線狀況。 -u或--udp 顯示UDP傳輸協議的連線狀況。 -v或--verbose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V或--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 -w或--raw 顯示RAW傳輸協議的連線狀況。 -x或--unix 此參數的效果和指定"-A unix"參數相同。 --ip或--inet 此參數的效果和指定"-A inet"參數相同
舉栗子(常見組合):netstat -anptu

LISTEN:偵聽來自遠方的TCP端口的連接請求 SYN-SENT:再發送連接請求后等待匹配的連接請求(如果有大量這樣的狀態包,檢查是否中招了) SYN-RECEIVED:再收到和發送一個連接請求后等待對方對連接請求的確認(如有大量此狀態,估計被flood攻擊了) ESTABLISHED:代表一個打開的連接 FIN-WAIT-1:等待遠程TCP連接中斷請求,或先前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FIN-WAIT-2:從遠程TCP等待連接中斷請求 CLOSE-WAIT:等待從本地用戶發來的連接中斷請求 CLOSING:等待遠程TCP對連接中斷的確認 LAST-ACK:等待原來的發向遠程TCP的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不是什么好東西,此項出現,檢查是否被攻擊) TIME-WAIT:等待足夠的時間以確保遠程TCP接收到連接中斷請求的確認 CLOSED:沒有任何連接狀態
lsof 可以用來查看指定端口所運行的程序,當前netstat也是可以的,只是這個更清晰一點。
1
2
3
|
[root@hserver1 ~]
# lsof -i :8088
COMMAND PID USER FD TYPE DEVICE SIZE
/OFF
NODE NAME
wstack-me 23147 root 9u IPv6 3282730103 0t0 TCP *:radan-http (LISTEN)
|
ps
ps 是LINUX下最常用的也是非常強大的進程查看命令
下面對命令選項進行說明:
-e 顯示所有進程。
-f 全格式。
舉栗子:
- ps e 列出程序時,顯示每個程序所使用的環境變量。
- ps f 用ASCII字符顯示樹狀結構,表達程序間的相互關系
- 查看某進程是否存在
1
[root@hserver1 ~]
# ps -ef | grep nginx
當然,加上f會看到很多信息,會比較亂,有時候也可以直接:
1
2
3
|
[root@hserver1 ~]
# ps -e | grep nginx
4504 ? 00:00:00 nginx
4505 ? 00:00:00 nginx
|
以上
Linux中的kill命令用來終止指定的進程(terminate a process)的運行,是Linux下進程管理的常用命令。通常,終止一個前台進程可以使用Ctrl+C鍵,但是,對於一個后台進程就須用kill命令來終止,我們就需要先使用ps/pidof/pstree/top等工具獲取進程PID,然后使用kill命令來殺掉該進程。kill命令是通過向進程發送指定的信號來結束相應進程的。在默認情況下,采用編號為15的TERM信號。TERM信號將終止所有不能捕獲該信號的進程。對於那些可以捕獲該信號的進程就要用編號為9的kill信號,強行“殺掉”該進程。
1.命令格式:
kill[參數][進程號]
2.命令功能:
發送指定的信號到相應進程。不指定型號將發送SIGTERM(15)終止指定進程。如果任無法終止該程序可用“-KILL” 參數,其發送的信號為SIGKILL(9) ,將強制結束進程,使用ps命令或者jobs 命令可以查看進程號。root用戶將影響用戶的進程,非root用戶只能影響自己的進程。
3.命令參數:
-l 信號,若果不加信號的編號參數,則使用“-l”參數會列出全部的信號名稱
-a 當處理當前進程時,不限制命令名和進程號的對應關系
-p 指定kill 命令只打印相關進程的進程號,而不發送任何信號
-s 指定發送信號
-u 指定用戶
注意:
1、kill命令可以帶信號號碼選項,也可以不帶。如果沒有信號號碼,kill命令就會發出終止信號(15),這個信號可以被進程捕獲,使得進程在退出之前可以清理並釋放資源。也可以用kill向進程發送特定的信號。例如:
kill -2 123
它的效果等同於在前台運行PID為123的進程時按下Ctrl+C鍵。但是,普通用戶只能使用不帶signal參數的kill命令或最多使用-9信號。
2、kill可以帶有進程ID號作為參數。當用kill向這些進程發送信號時,必須是這些進程的主人。如果試圖撤銷一個沒有權限撤銷的進程或撤銷一個不存在的進程,就會得到一個錯誤信息。
3、可以向多個進程發信號或終止它們。
4、當kill成功地發送了信號后,shell會在屏幕上顯示出進程的終止信息。有時這個信息不會馬上顯示,只有當按下Enter鍵使shell的命令提示符再次出現時,才會顯示出來。
5、應注意,信號使進程強行終止,這常會帶來一些副作用,如數據丟失或者終端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發送信號時必須小心,只有在萬不得已時,才用kill信號(9),因為進程不能首先捕獲它。要撤銷所有的后台作業,可以輸入kill 0。因為有些在后台運行的命令會啟動多個進程,跟蹤並找到所有要殺掉的進程的PID是件很麻煩的事。這時,使用kill 0來終止所有由當前shell啟動的進程,是個有效的方法。
4.使用實例:
實例1:列出所有信號名稱
命令:
kill -l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1) SIGHUP 2) SIGINT 3) SIGQUIT 4) SIGILL
5) SIGTRAP 6) SIGABRT 7) SIGBUS 8) SIGFPE
9) SIGKILL 10) SIGUSR1 11) SIGSEGV 12) SIGUSR2
13) SIGPIPE 14) SIGALRM 15) SIGTERM 16) SIGSTKFLT
17) SIGCHLD 18) SIGCONT 19) SIGSTOP 20) SIGTSTP
21) SIGTTIN 22) SIGTTOU 23) SIGURG 24) SIGXCPU
25) SIGXFSZ 26) SIGVTALRM 27) SIGPROF 28) SIGWINCH
29) SIGIO 30) SIGPWR 31) SIGSYS 34) SIGRTMIN
35) SIGRTMIN+1 36) SIGRTMIN+2 37) SIGRTMIN+3 38) SIGRTMIN+4
39) SIGRTMIN+5 40) SIGRTMIN+6 41) SIGRTMIN+7 42) SIGRTMIN+8
43) SIGRTMIN+9 44) SIGRTMIN+10 45) SIGRTMIN+11 46) SIGRTMIN+12
47) SIGRTMIN+13 48) SIGRTMIN+14 49) SIGRTMIN+15 50) SIGRTMAX-14
51) SIGRTMAX-13 52) SIGRTMAX-12 53) SIGRTMAX-11 54) SIGRTMAX-10
55) SIGRTMAX-9 56) SIGRTMAX-8 57) SIGRTMAX-7 58) SIGRTMAX-6
59) SIGRTMAX-5 60) SIGRTMAX-4 61) SIGRTMAX-3 62) SIGRTMAX-2
63) SIGRTMAX-1 64) SIGRTMAX
說明:
只有第9種信號(SIGKILL)才可以無條件終止進程,其他信號進程都有權利忽略。 下面是常用的信號:
HUP 1 終端斷線
INT 2 中斷(同 Ctrl + C)
QUIT 3 退出(同 Ctrl + \)
TERM 15 終止
KILL 9 強制終止
CONT 18 繼續(與STOP相反, fg/bg命令)
STOP 19 暫停(同 Ctrl + Z)
實例2:得到指定信號的數值
命令: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KILL
9[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SIGKILL
9[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TERM
15[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l SIGTERM
15[root@localhost test6]#
說明:
實例3:先用ps查找進程,然后用kill殺掉
命令:
kill 3268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grep vim
root 3268 2884 0 16:21 pts/1 00:00:00 vim install.log
root 3370 2822 0 16:21 pts/0 00:00:00 grep vim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3268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3268
-bash: kill: (3268) - 沒有那個進程
[root@localhost test6]#
說明:
實例4:徹底殺死進程
命令:
kill –9 3268
輸出:
[root@localhost test6]# ps -ef|grep vim
root 3268 2884 0 16:21 pts/1 00:00:00 vim install.log
root 3370 2822 0 16:21 pts/0 00:00:00 grep vim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9 3268
[root@localhost test6]# kill 3268
-bash: kill: (3268) - 沒有那個進程
[root@localhost test6]#
說明:
實例5:殺死指定用戶所有進程
命令:
kill -9 $(ps -ef | grep peidalinux)
kill -u peidalinux
輸出:
[root@localhost ~]# kill -9 $(ps -ef | grep peidalinux)
[root@localhost ~]# kill -u peidalinux
說明:
方法一,過濾出hnlinux用戶進程並殺死
實例6:init進程是不可殺的
命令:
kill -9 1
輸出: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init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17563 17534 0 17:37 pts/1 00:00:00 grep init
[root@localhost ~]# kill -9 1
[root@localhost ~]# kill -HUP 1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init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17565 17534 0 17:38 pts/1 00:00:00 grep init
[root@localhost ~]# kill -KILL 1
[root@localhost ~]# ps -ef|grep init
root 1 0 0 Nov02 ? 00:00:00 init [3]
root 17567 17534 0 17:38 pts/1 00:00:00 grep init
[root@localhost ~]#
說明:
init是Linux系統操作中不可缺少的程序之一。所謂的init進程,它是一個由內核啟動的用戶級進程。內核自行啟動(已經被載入內存,開始運行,並已初始化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和數據結構等)之后,就通過啟動一個用戶級程序init的方式,完成引導進程。所以,init始終是第一個進程(其進程編號始終為1)。 其它所有進程都是init進程的子孫。init進程是不可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