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洗盤形態之一:利用股票跌停洗盤
大家看到跌停的時候恐怕都挺害怕的,可能會爭相出局。可是只要主力不出貨,恐怕不會有很大的放量,所以在操作時,我們一定要注意當時市場形態。我們只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跌停縮量,不是主力出貨;二是跌停之后該股並沒有繼續破位下行,而是以小陰小陽K線不斷修復這個被跌停破壞的形態。當均線再次多頭排列 時,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這種手法是跌停洗盤了。肯定之后可以大膽介入,等待拉升。可對應一下下圖:
放量跌與縮量跌的區別:
放量下跌與縮量下跌不同,通常情況下縮量下跌比放量下跌更可怕,這是因為放量可能是機構惡意炒作造假出來的,而縮量下跌卻是實實在在的熊市特征。
上升行情中的量縮價跌,表明市場充滿惜售心理,是市場的主動回調整理,因而,投資者可以持股待漲或逢低介入。不過,上升行情中價格跌的幅度不能過大,否則可能就是主力不計成本出貨的征兆。
下跌行情中的量縮價跌,表明投資者在出貨以后不再做“空頭回補”,股價還將維持下跌方向,因而,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頂部放量/縮量
頂部放量下跌,殺傷力是很大的;
頂部縮量下跌,說明沒有人接盤,可能會綿綿陰跌,時間會很長,同樣殺傷力也會很大。
底部放量/縮量
底部放量下跌往往是誘空行為,可能就是最后一跌;
底部縮量下跌,說明還沒到底,或者說庄家還沒有吸足貨,但此時殺傷力已經不大,可以慢慢地跟着庄家一起吸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