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和?!,首先需要理解前瞻,后顧,負前瞻,負后顧四個概念:
前瞻:
exp1(?=exp2) 查找exp2前面的exp1
后顧:
(?<=exp2)exp1 查找exp2后面的exp1
負前瞻:
exp1(?!exp2) 查找后面不是exp2的exp1
負后顧:
(?<!=exp2)exp1 查找前面不是exp2的exp1
1
2
3
4
5
6
7
8
舉例:
"中國人".replace(/(?<=中國)人/, "rr") // 匹配中國人中的人,將其替換為rr,結果為 中國rr
"法國人".replace(/(?<=中國)人/, "rr") // 結果為 法國人,因為人前面不是中國,所以無法匹配到
1
2
要理解?:則需要理解捕獲分組和非捕獲分組的概念:
()表示捕獲分組,()會把每個分組里的匹配的值保存起來,使用$n(n是一個數字,表示第n個捕獲組的內容)
(?:)表示非捕獲分組,和捕獲分組唯一的區別在於,非捕獲分組匹配的值不會保存起來
1
2
舉例:
// 數字格式化 1,123,000
"1234567890".replace(/\B(?=(?:\d{3})+(?!\d))/g,",") // 結果:1,234,567,890,匹配的是后面是3*n個數字的非單詞邊界(\B)
1
2
千位分割符的理解
---------------------
作者:lucky happy
來源:CSDN
原文:https://blog.csdn.net/csm0912/article/details/81206848
版權聲明:本文為博主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博文鏈接!